孔子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2、孔老先生笑而作答:“子路敢作敢为,鲁莽冒进,做事需要学会退让,所以叫他缓一缓,征求意见后再做。而冉求性格迟缓,做事退缩,所以叫他大胆放胆放手去做,不用瞻前顾后。”
  • 3、面对宰予的小聪明和构陷式提问,孔子则以温和又犀利方式和言语去回答,一方面给予问题本身明确的答复,另一方面也是及时遏制一些不太好的苗头——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都是优点,但过于追求标新立异的观点,则有钻牛角尖陷入极端的风险。
  • 4、同时,通过这一章孔子对学生有退有进的教育,大家应该对自己进行一番反思,如果属于临事退缩的,就要勇敢一点,做事不够勤奋的就要勤奋一点;
  • 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宰予之“辩”思路及观念超前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 6、宰予之“辩”思路及观念超前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 7、孔子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家教育启蒙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髓用成语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具体实施方法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 8、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 9、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10、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 1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1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把他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结晶,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未来。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教育思想,至今对教育事业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划时代的意义。
  • 1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15、第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
  •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1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19、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20、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22、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 23、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24、这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具体学情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时至今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27、孔子回答:“不行,有父兄在世,怎么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呢!”意思是要考虑家庭情况,看父兄是否同意。
  • 2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别类分门,~。”近义词对症下药反义词一视同仁。
  • 30、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别类分门,~。”近义词对症下药反义词一视同仁。
  • 31、语义说明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使用类别用在「因人而育」的表述上。例句01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予以因材施教。02孔子是历史上最早实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家。03老师们应该因材施教,否则可能会扼杀许多学生的个别发展。04李老师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用同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05每个小孩都有不同的特质,如何因材施教是所有父母们的共同问题。06同一家庭的孩子,智力、兴趣、性格等也各不相同,父母应该要因材施教。07小班教学的优点,是让老师更可依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来因材施教,给学生更多的成长空

  • 3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33、【孔子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好、记忆力强的学生,我们布置的作业稍微多一点,提升一下难度,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我们作业就布置的少一点。对于体育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就鼓励他发挥特长,弥补不足。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我们要多教一教如何更有耐心;对于比较娘的男生,我们应该对其多进行狼性教育等等。
  • 3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3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 3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37、如果孔子遇到小学生姚明,他一定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只知道打球,成什么体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
  •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4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4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4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4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4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45、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
  • 46、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
  • 4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48、而自己没有地位却不觉得比别人低贱,礼貌平等的待人,不装腔作势,一定会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敬。交朋友要讲究忠诚和义气,能一起吃苦,不做那些无谓的承诺,团结一心。那些上古的圣人也不过是做到了这几点。
  • 49、(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 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