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我不想说话了】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 1、为什么孔子对子路与冉求向孔子提出同一个问题:闻斯行之?孔子却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呢?对子路,是退之,对冉求却是进之。原因是子路本身好勇上进,因此要打击一下他,而对冉求来说,他本来就是胆小怕事的,所以要鼓励一下他。
  • 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7、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当付诸实施吗?斯,此,指合于义理的事。诸,“之乎”的合音。
  • 8、子路问孔子,有意义的事,明白以后应该立刻行动么?
  • 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10、“有教无类”的内涵
  • 11、小姚明如果脸皮薄一点,听完这话,必定羞愧难当,哪好意思继续打球,赶紧回到教室里,捧起书本,做思考状……后来的NBA江湖,也就不会有姚明的传说。
  • 12、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1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1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15、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16、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 1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9、同一个问题,孔子却对不同的人却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
  •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20、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2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22、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
  • 23、而自己没有地位却不觉得比别人低贱,礼貌平等的待人,不装腔作势,一定会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敬。交朋友要讲究忠诚和义气,能一起吃苦,不做那些无谓的承诺,团结一心。那些上古的圣人也不过是做到了这几点。
  • 2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2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26、回复“急躁”,听泡爸讲“顺应天性的教育——急躁的孩子怎么教”;

  • 2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2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欢乐。”
  • 2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3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3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 先秦儒家与道家“命观”之对比
  • 34、先秦儒家与道家“命观”之对比
  • 3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3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 38、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 3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4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4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4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4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 44、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4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7、在《论语》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是这样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
  • 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 48、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 49、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 50、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 5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52、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 5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54、学而不思则惘。孔子
  • 5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5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欢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