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思敬:做事,思考是否敬业。

  • 1、有教无类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 2、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 3、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
  • 5、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 7、【孔子的名言】孔子最著名的著作有《论语》、以及《六艺》、诗歌等。
  •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
  • 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 1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1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
  • 13、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 14、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1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 17、(语意)和朋友相处(交往),说话就要算数。
  • 18、不迁怒,不贰过。
  •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 19、”(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 20、有教无类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 21、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 2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2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24、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 25、译文: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
  • 26、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 27、这是孔子学生子夏所引的一句古语,体现了一种达观知命的人生态度。这话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不绝,并长久流传在人们的口中。
  • 2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孔子
  • 2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30、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 31、不迁怒,不二过。孔子
  •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 32、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 33、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35、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 3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 37、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 3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
  • 39、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 4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 4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4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44、子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 (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5、(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6、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

  • 47、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面性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8、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 4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50、言必信,行必果。
  • 51、(语意)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