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最后一则。孔子说,到了四十岁还被厌恶,他这一生也就完了。说得挺严重的。按照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应该是不惑之年,也是成德之年。孔子在这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仍然有很多恶行被人所憎恶,那么此人终究不能有什么成就了。他其实并不是在唾弃,而是在劝人,已经四十好几了,还有那么多的毛病令人厌恶,你还不及时醒悟吗?勉人及时迁善改过。

  •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3、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 4、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 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 7、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 8、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 10、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 12、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13、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 1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 17、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 18、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1、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 22、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2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2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27、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 2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 31、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3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 3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3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 3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37、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 38、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 39、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 4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4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4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 4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 4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 4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4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5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51、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5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53、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