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诸侯割据,互相争夺地盘和人口资源,同时也导致不断的征战,当时的社会人伦体制个相继“崩塌”,上至君臣,下至父子,出现了社会意思形态的反转。于是才出现“百家争鸣”,孔子一生也走过很多弯路,后来孔子成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社会上最博学者,后来形成了儒家学说,一部《论语》治天下,他一生的言行举止都记录下来,影响和教育后世的千秋外代。无论历史如何前进和演变,都不能改变孔子是教育家,万世的师表。
2023-03-02 13:18:30
9706
-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6、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 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10、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11、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13、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1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1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2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2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2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24、不学诗,无以言。
- 2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2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2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3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31、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 3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3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3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3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4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 41、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42、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4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44、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4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4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4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48、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9、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5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5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5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