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当仁,不让于师。
  • 2、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 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 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7、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 8、strong>孔子的名言
  • 9、道不同,不相为谋。
  •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11、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善治民。莫善于礼。
  • 1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14、strong>孟子的名言
  • 15、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16、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 1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19、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2、巧言令色,鲜矣仁!
  • 2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2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25、strong>孟子的名言
  •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2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28、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31、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 3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3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3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3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3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 3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4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4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42、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 4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44、听其言而观其行。
  •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4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47、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4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4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50、朝闻道,夕死可矣。
  • 5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3、寝不尸,居不容。

  • 5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5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5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