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1、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 2、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的是他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提倡的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理解的时候可以从字面下手,然后推及至作者的政治理想,最后推及到现实意义。
  • 3、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 4、整个事件的经过大致是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到湖南岳州。庆历五年六月,他给范仲淹写信求写岳阳楼记,此时范仲淹被下放到陕西邠州,接到信以后还没来得及写,当年十一月被调往了河南邓州,次年九月十五日文章写成,岳阳楼工程也将要峻工了。
  •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又比如皇皇巨编《全宋文》:

    6、又比如皇皇巨编《全宋文》:

  • 7、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的是他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提倡的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理解的时候可以从字面下手,然后推及至作者的政治理想,最后推及到现实意义。
  • 8、“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 9、【范仲淹岳阳楼记】宋代范公?牎豆ヂ肌分泄赜凇对姥袈ゼ恰沸醋鞅尘爸?“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 10、(8)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 11、(8)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 12、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 13、(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
  • 14、得幸与衿社诸君共此良时。
  • 15、“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 16、——选自《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

  • 17、「天下蒸民,各食其力。惟士以有德
  • 18、(23)樯(qiáng)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
  • 19、(61)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 20、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
  • 译文:有时湖面上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
  • 21、译文:有时湖面上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
  • 22、点击关注|文学依然神圣
  • 2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24、(30)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表示顺接。者,代指悲伤感情,起强调作用。
  • 25、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26、1044年(庆历四年)春,好友滕子京因受弹劾而被贬岳州。

  • 27、“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 28、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完成于庆历五年(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
  • 29、(23)樯(qiáng)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
  • 30、(49)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意思是远离朝廷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 31、中国第一位相给秦始皇的奏章,推进了秦国的统一进程,值得一看!
  • 32、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33、都是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来抒发个人的志向。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 34、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 35、他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了解,就是滕子京让人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和前代名家有关洞庭湖和岳阳楼的诗文。
  •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6、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37、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38、这句话的意思是: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范仲淹的好朋友滕子京犯了错误,被降职外放为巴陵郡太守。
  • 39、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40、【岳阳楼记译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 41、(译)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 4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包含。吞长江,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节点,号称长江之肾,江水过大的时候,洞庭湖就能吸收江水,调节水位,所以说吞长江。浩浩汤汤,是指水流浩大而又湍急有力。横无际涯,横是指在视线这内横向流动,际涯就是边界。朝晖夕阴,朝是清晨,晖是日光,夕是傍晚,阴是太阴,也就是月光。这句话是说:洞庭湖水包含着远处连绵的青山,控制着奔流的长江水量,看上去烟波浩荡,横流漫延看不到边际。清晨的阳光,傍晚的月光,照映在湖面上会出现不同的动态之美,可谓是气象万千,变幻无穷。
  • 43、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
  • 44、“霪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 45、政通人和:政事通顺,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顺利;和,和乐。
  • 46、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47、(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 48、前人之述备矣(yǐ)。
  • 49、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50、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 51、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 52、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53、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5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55、(23)樯(qiáng)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
  • 56、【岳阳楼记译文】(2)(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57、(42)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拿。临,面对。
  • 58、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59、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60、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秋天写的。《岳阳楼记》,它胸怀开阔、气势恢宏、力压群芳,为历代岳阳楼记旷世扛鼎之作。其文体有骈有散,用骈语描绘景物,以散文论叙事情,骈散得当,错落有致,自成一格。特别是记中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这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现出了作者崇高而坚定的信念、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积极有为的抱负,激起了一代代文人志士心灵的共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