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 1、倚玉轩在若墅堂后,傍多美竹,面有昆山石。
  • 2、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意远台

  • 3、在梦隐楼之前,若墅堂北,横绝沧浪池中。
  • 4、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学家童寯曾讲道:“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理性逻辑,也无规则”,“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一幅写意中国画”。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中国造园艺术与绘画、诗歌艺术虽形式不同,但其立意、人文精神都是相通、相融。
  • 5、缀云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一段太湖石,立于兰雪堂北绿树竹荫中,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状如云朵,岿然兀立,因得此名。缀云峰为江南四大名石之一(其余三块为苏州留园冠云峰,杭州西湖皱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与之并立的还有一块太湖石,取名“联璧”。双峰并立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 6、(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 7、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栏杆西畔,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 8、王希孟,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的天才少年。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 9、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 10、几阵春风过后,天平山的油菜花也已褪去了青涩,放眼望去,都是茵茵的绿,灿灿的黄。
  • 11、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
  • 12、独有君恩归未得,百花深锁月明中。

  • 13、有泉涓涓,白石齿齿,岂曰高深,不远伊尔。
  • 14、瑶环瑜珥纷触目,琅玕玉树相交加。
  • 15、悠悠地登上了万里高高台,一望无垠心情旷然而舒展。望纷纷落叶感到深深秋意,志意随着长江水流向远方。白云低垂在水上漂浮游荡,太阳西下惟见山影在纵横。
  • 16、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 17、明代文徵明曾留下大量关于园林和书斋的绘画,而《拙政园诗画册》则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作品。他以清简萧疏的笔墨,描绘出拙政园的三十一处景致,并各系以诗。画中一汪浅水,数痕远山,一座空亭,几株花木,充满着幽远而隽永的文人意趣。文人在园林中,卸脱人事的烦扰,远离世俗的喧嚣,静对满园风光,仿佛融身于水影山色之中。
  • 18、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
  • 19、万里归来抱雪霜,岁寒心事存贞白。
  • 【拙政园的诗句】新长出的芭蕉又高又壮,淋受了雨水像洗过一般。不说那粉墙遮住了风景,只因为是一首朱栏曲调。秋风秋蛩秋雨声声入梦,绿色的晨曦透进了窗户。不要轻易地让秋声溜走,那屋也因此而满室生凉。
  • 20、【拙政园的诗句】新长出的芭蕉又高又壮,淋受了雨水像洗过一般。不说那粉墙遮住了风景,只因为是一首朱栏曲调。秋风秋蛩秋雨声声入梦,绿色的晨曦透进了窗户。不要轻易地让秋声溜走,那屋也因此而满室生凉。
  • 21、知君小试济川才,横绝寒流引飞渡。
  • 22、苏州蕴涵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柔情。漫步老城区,片片青黛构成瓦檐,块块青砖铺成台阶。苏州的水是蜿蜒曲折的也是如丝如缕的,它在油纸伞上寻觅着,在青瓦屋檐上探索着,在扬子江里开拓着。滴滴柔水流过屋檐,落在青石板上,留下岁月的痕迹。耳边柔情蜜意的吴语细细呢喃着……此地恬静秀美的古韵醉人心田。

  • 23、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梦隐楼
  • 24、炉烬水沉犹倦起,小窗依约云和月。
  • 25、译文:人说我住在城市里,我怀疑自己在万山中。
  • 26、拙政园内山茶花,一株两株枝交加。
  • 27、文人园林与淡墨画卷
  • 28、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 29、三十一首古诗,既是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也可视作是苏州古典园林有形和无形遗产的结合产物。从诗词中可看到,苏州园林,是古代造园艺术的积淀;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追求,是古代上层社会居住文明的遗存,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多重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今日园林研究从中都能找到佐证。
  • 30、见鸿归阵阵,几增凄切。
  • 3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 32、你好,拙政园景点讲解1百元,请注意景区门口黑导太多太多,会拉客。请不要上当受骗。请采纳建议谢谢。

  • 33、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
  • “邻借”的典型范例:拙政园西园“宜两亭”
  • 34、“邻借”的典型范例:拙政园西园“宜两亭”
  • 35、清白的石头不染一尘,落在平野的水边渡口。闲坐着看那丝丝袅袅,静静地爱那水中之物。很得意自己的境况啊,想起忘机鸥鹭的寓言。要知道那撰写规范的,可不是羡慕游鱼的人。
  • 36、“拙政”二字是取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一句话“拙者之为政”,意思就是自己是笨拙之人,只能在自家园子里养养花种种菜作为政事,这当然是一种自我解嘲。其实,进一步推敲,“拙”指不善于在官场中周旋,也是陶渊明的一句诗“守拙归园田”中的拙,与“巧宦”相对,暗示园主在官场不得志,也借此抒发自己对朝政的不满之情,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君子品德、归隐之乐。
  • 37、苏州城市的粉墙黛瓦、河街相邻风格就是园林要素的城市化推广,苏州的街景小品,不少古街上的民居广泛深入渗透着园林建筑要素,现在的很多新造建筑中,仍然贯彻着园林建筑要素,苏州城市的街、巷、河、树、桥、井等各种要素莫不体现着园林气质和精神。
  • 38、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
  • 39、从画家交游和创作的角度来看,在文徵明诸多园林斋室画的“赞助人”中,王献臣和文徵明的关系可说是最密切之一。据周道振先生的《文徵明年谱》,文徵明和王献臣的交往始自一五〇〇年。此后,文徵明多次受邀前往王献臣园林中游赏,并吟诗作画。由两人之交往,亦可推证《拙政园诗画册》并非草率的程式之作,而是寄托了画家和友人相似的人生志趣。
  • 40、主人表面造的园子,实际造的心境。浅池碧水、莲荷翠竹、明月清风等等,都蕴藏着园主对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
  • 41、(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 42、晓雨散春林,浓香浸红玉。

  • 43、悠悠地登上了万里高高台,一望无垠心情旷然而舒展。望纷纷落叶感到深深秋意,志意随着长江水流向远方。白云低垂在水上漂浮游荡,太阳西下惟见山影在纵横。
  • 44、木落秋更远,长江天际明。
  • 45、记玉箫、金管振中流,今非昨。
  • 46、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 47、看温润如玉的江南雨巷风景也定格成别人眼中的风景。有路人欲拿起相机拍照,肯定了那善意的询问和赞美,金发碧眼的异国女子,80后时尚女孩,甜蜜的情侣。没有理由不珍视那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的今生这一次擦肩。如诗的江南,遇见就是一种美好,且定格这烟水江南记忆,闲闲地穿越澹澹如水的时光。江南陌上花开,初心如荷,我们都可以缓缓归矣。
  • 清代《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 48、清代《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 49、叙事画,是叙述一则故事或图解一个事件的绘画类型,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画、人物故事画,题材来源于真实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等。中国古代叙事画题材丰富,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汉代的画像石。自宋代开始,宋徽宗热爱作画,宫廷画家在叙事画的题材、风格以及表现技法上都精细专研,绘制出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传世佳作。
  • 50、真宰阳和暗回斡,长安日日披薰风。
  • 51、不闻车马过,时有野人留。
  • 52、红尘不到眼,白日相与永。

  • 53、复有大道接金陵,送客每来桥上行。
  • 54、从这个意义上,拙政园的兴造,是对“林泉之梦”的回应与实现。仕途不谐,不如退而藏身,以遂林泉之好。
  • 55、拙政园的天空中下着绵绵酥雨,细小的雨珠落在摇曳不定的荷叶上,顺着宽大的碧叶打着转,融入叶中其他晶莹。清风拂过,荷叶歪斜,雨珠儿划过叶片,跳入池水。一只小鸭扑棱着双蹼悠哉游过,带走珠儿点点。忽地俯身猛扎,连同雨击荷叶声消失在池中,唯余层层涟漪……
  • 56、明文徵明《拙政园诗画册》之意远台
  • 57、初冬的拙政园,一块独峰太湖石旁,一丛月季花开正艳。
  • 58、王希孟,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的天才少年。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