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1、rújīnzhíshàngyínhéqù,tóngdàoqiānniúzhīnǚjiā。

  • 2、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
  • 3、《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 4、胡婷婷唱古文: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 5、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 刘禹锡永贞革新失败后,受“株连”被贬为安徽和州(今和县)通判。按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三厅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是个被贬的下台干部,为讨好他的主子,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在城南门外面江而居。
  • 6、刘禹锡永贞革新失败后,受“株连”被贬为安徽和州(今和县)通判。按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三厅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是个被贬的下台干部,为讨好他的主子,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在城南门外面江而居。
  • 7、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 8、第八首说,“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涛险恶的九曲黄河就是令刘禹锡历尽艰难坎坷的政治道路,河中裹挟着狂沙就是朝中拨弄是非的一干小人。然而大浪淘沙,清浊自分,刘禹锡虽然屡遭贬谪,却毫不气馁,毫不沮丧,反而将自己比作历经黄河冲刷,千淘万漉之后的真金啊。即便身在艰困之中,仍然能够焕发出“如今直上银河去”的妙思奇情,这种刚毅而又豁达的处事态度正是中国古代士人的风骨所在,令人感佩不已!
  • 9、就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一文的体裁来说,既不属于是诗,也不属于是词,它属于骈文这一类别。从《陋室铭》全文可以看出,它不仅存在着以四字句两两相对的形式,全文整体对仗工整,韵律朗朗上口十分和谐,这正是骈文的特征。
  • 10、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 11、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 12、国宾礼书法家观山行书书法《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 13、经典咏流传:杜甫《蜀相》
  • 14、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 15、唐代文学·贺知章《回乡偶书》丨中华经典
  • 16、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 17、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 诗人刘禹锡在遭贬期间虽身居陋室,但高尚的品德依然,他和朋友谈经诵佛,抚琴吟诗。来往的仍然是品高雅士,富学鸿儒,他们高谈阔论,论国、论证、论道、论人间不平。虽粗茶淡,虽草履布衣,依然心平气和,不忧不愁。
  • 18、诗人刘禹锡在遭贬期间虽身居陋室,但高尚的品德依然,他和朋友谈经诵佛,抚琴吟诗。来往的仍然是品高雅士,富学鸿儒,他们高谈阔论,论国、论证、论道、论人间不平。虽粗茶淡,虽草履布衣,依然心平气和,不忧不愁。
  • 19、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 20、让爱的更爱,让难忘的更难忘
  • 21、(解读)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 22、刘炳森弟子于国光隶书《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 23、刘禹锡故居自宋代以来,明代、清代都对陋室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和县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多亩。2008年,安徽和县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陋室铭故居。
  • 24、⑵在(zài):在于,动词。
  • 25、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 26、所写之景:“九曲”两句诗人用豪迈的气势、巨人的眼光写九曲黄河携带大量黄沙,从遥远天边滚滚而来。“九曲”言黄河多弯,似人生多难。“万里”言黄河之长,似人生道路漫长。正因为多弯多难,历经波折,所以一旦发作,气势更加雄浑。“浪淘风簸”具体写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言风浪之大,也写出淘沙之苦。
  • 2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将进酒》里的名句。
  • 28、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流传后世,于是,对于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中的“陋室”一词的释义,众说纷纭,聚讼不已.无论是从语源学的角度,还是文字学的范畴,或者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这一词语,都应当有严格的,符合原文的意思的解释.笔者从语源学、文字学和文本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得出“陋”在《陋室铭》中的真实含义是:隐僻、边远.
  • 29、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 刘禹锡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他刻苦读书,不浪费任何一点时间,他写诗到:“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他深知才华必须是真材实料,所以学起习来简直不要命,不管走到哪都随身携带笔记本和铅笔头,见到擅长诗词的文化人就紧跟其后,问东问西,是典型的“比别人聪明还比别人努力”的超级学霸一枚。
  • 30、刘禹锡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他刻苦读书,不浪费任何一点时间,他写诗到:“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他深知才华必须是真材实料,所以学起习来简直不要命,不管走到哪都随身携带笔记本和铅笔头,见到擅长诗词的文化人就紧跟其后,问东问西,是典型的“比别人聪明还比别人努力”的超级学霸一枚。
  • 31、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 32、【刘禹锡陋室铭】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 33、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 34、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白话释义: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 35、刘炳森弟子于国光隶书《陋室铭》(作品来源:易从网)
  • 36、【刘禹锡浪淘沙】释义: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 37、làngtáoshā·jiǔqǔhuánghéwànlǐshā
  • 38、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
  • 39、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 40、(解读)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 41、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 42、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 43、刘禹锡(77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44、唐代文学·贾岛《寻隐者不遇》丨中华经典
  • 4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46、【刘禹锡浪淘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 47、有人说当下的人们特别是富庶阶层的人士,喜欢在阔大的居室内挂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附庸风雅的庸俗。其实,我觉得,那真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自我批判。当精神的步伐追不上物质的变化,那就必须要找寻到一个升华的方式,以期让自己的灵魂变得高尚而坦然。读书是最好(但有人会觉得辛苦)的方式,挂一幅像样的书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名家的字,润笔之资不低),最简洁的方式也许就是选择对经典的再次聆听。无论如何,我觉得只要能在物欲的洪流中能以陋室铭来反观自照,至少可以证明自己还是不会那么快沉下去的。
  • 48、(解读)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 49、【刘禹锡陋室铭】晚年生活: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
  • 50、也正是刘禹锡如此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才会让《陋室铭》成为古诗的高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