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
2023-03-19 16:08:29
3603
- 1、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2、【赠刘景文苏轼】引起我对此诗兴趣的原因有二:一是人时,二是四物。先说人时。
- 3、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4、汉乐府《长歌行》(平凡播讲)
- 5、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王美琛播讲)
- 6、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李华播讲)
- 7、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8、陆游《示儿》(平伟年播讲)
- 9、李洪霞丹棱县城区小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四川省首批骨干教师,眉山市小学语文专委会员,丹棱县首届大雅名师。
- 10、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平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处,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 11、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 12、Youshouldrememberthebestoftheyear;
- 13、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 14、《赠刘景文》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花凋谢。犹:仍然,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赠刘景文》的诗意: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举。一年好景君须记,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15、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却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16、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17、(唐诗三百首7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8、张继《枫桥夜泊》(云霞播讲)
- 19、《舟夜书所见》ANightViewWhenIWriteonaBoat
- 20、(唐诗三百首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21、✦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 22、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23、《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 24、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中,点明作者写作目的诗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是一首(勉励)诗,诗中的橘树和人的一生一样,需要好好把握。
- 25、“橙黄橘绿”:朝中有新旧两党,闹得正欢,实为一丘之貉(如同橙橘),切记小心行事。
- 26、(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 27、(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8、衡水梅开五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9、汉乐府《江南》(鸣儿播讲)
- 30、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刘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 31、李白《古朗月行》(平凡播讲)
- 32、《赠刘景文》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花凋谢。犹:仍然,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赠刘景文》的诗意: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举。一年好景君须记,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 33、《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 34、四物:荷,菊,橙,黄。这四物有一共同特点,均为夏后败或熟。
- 35、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 36、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 37、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38、2)此时杭州,老苏见到了皇家血脉赵令畤,并帮其改字德麟。此举所示出这两位关系非常,正所谓志同道合,更不能否认两人没有论政之时。
- 39、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云霞播讲)
- 40、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41、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42、苏轼(1037-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43、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②擎:举,向上
- 44、2)残菊犹有傲霜枝:菊,老苏自喻。“傲霜枝”:喻自己的骨气,节气,不服输的豪气,不会沉沦。
- 45、王昌龄《从军行》(张俊祥播讲)
- 46、(唐诗三百首38)李颀《古从军行》
- 47、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8、✦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 49、往期“小学生古诗词系列”链接:
- 50、(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 5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亦有作“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