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23-05-07 01:01:30
6599
-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 2、①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
-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7、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8、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
-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10、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 11、1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②比于我老彭③。”
- 12、(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14、忠:旧注曰:近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 1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16、④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 17、(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1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19、【论语全文翻译】(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 20、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 21、忠:旧注曰:近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 22、(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 23、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 24、(注释)(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 25、(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 26、(注释)(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 27、(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8、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 29、《论语·学而第一》原文、注释、翻译:
- 3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31、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 32、③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34、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 35、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 36、26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37、(注释)(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38、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 3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40、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 41、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 42、(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4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 44、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 45、(译文)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 46、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 47、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48、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 49、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 50、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 51、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
- 5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5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54、(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 55、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 56、(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57、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58、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