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对付。①口给:给,足。口给指嘴巴很管用,说话伶牙利齿,也就是“佞”的意思。
2023-04-30 15:31:50
3147
- 1、(注释)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垮女:诲,教诲,教导。女,同“汝”,你。知:通“智”
- 2、④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 3、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④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 5、(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 6、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 7、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於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
- 8、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9、④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 10、5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 11、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 12、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3、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14、①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 15、译文:孔子说:“治理国政用道德,就好比北极星安住本位,群星围着它转。”
- 16、忠:旧注曰:近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 17、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 18、(注释)(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 19、(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20、(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 21、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於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
- 2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 2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26、(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 2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28、(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 29、(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30、(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 31、(译文)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 32、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 3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35、④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 36、②有:拥有,找到了,掌握了。道:正道,客观规律,软实力(道、德、仁、艺的总称。《论语·述而》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37、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 38、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39、【论语全文翻译】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 40、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42、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 43、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44、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
-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46、(注释)(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2)方:一定的地方。
- 4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48、(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 49、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 50、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