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2023-01-24 11:31:35
1120
- 1、(名人轶事)刘芳声戏城隍
- 2、【托物言志的诗】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学习诗人的高贵品质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 4、从具体操作上看,命题引导立意。
- 5、简而言之,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托物言志则指诗人通过所描写的物象来表明心迹或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具体来说,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具体的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往往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写景≠咏物。
- 6、二是指“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虚写)
- 7、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8、这样过了不久,它的叶子变黄变深,开始枯萎。我们几乎忽略它的存在。
- 9、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10、若谷虚怀凌云笑;
- 11、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 12、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 13、把我最温柔的情感,磨碎糅合在这字里行间不动声色的给了你。
- 14、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15、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常年获取不到水分,使它本身的叶片退化,变成了尖尖的刺,既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又可以保护仙人掌不被其他动物当作食物吃掉。仙人掌没有绿绿的叶,浑身还长满了刺,所以没人喜欢仙人掌,它高大的身躯默默地立在那里,并没有人注意到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沙肆虐中骄傲地伸展着自己的腰肢,茁壮成长着,为茫茫的沙漠增添了一丝绿色的生机。
- 16、借景抒情的散文例如《小石潭记》《秋声赋》;托物言志散文例如《白杨礼赞》《爱莲说》《陋室铭》等。
- 17、今天从那里走过,一丛一丛的花朵,艳丽多彩。
- 18、时光就这样在手指中一点点漏去
- 19、狂风摧吹腰不弯,
20、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
- 21、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 22、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23、借景抒情的散文例如《小石潭记》《秋声赋》;托物言志散文例如《白杨礼赞》《爱莲说》《陋室铭》等。
- 24、也不知过了多久,正当我觉得口渴跑去喝水时,手还未触到杯子,便有一簇灿烂的明黄在我眼前一跳,探头一看,只见几朵怒放的菊花毫不掩饰地绽放在杯子里,它们的花瓣层层叠叠,金黄的颜色从花蕊处一直溢到水中,如同一朵朵金灿灿的小烟花在水中炸开,仔细看时,似乎能触到花瓣的细腻轻柔。小小的杯面似乎容不下这么多的菊花,它们彼此挨挤着,推搡着,欢笑着。一如它们初次绽放时的模样,只是它们无茎无叶,水是它们的依托,那明丽的颜色似在流动,一直流进了我的心中。
- 25、(答案)不完全一样。(1分)虽两者遭遇困境、甘受考验,但《石灰吟》通过对石灰的赞美,着重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关键答对《石灰吟》所言之“志”,给3分以上)
- 26、当代作家季羡林所作。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一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壮观。本文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
- 27、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
- 28、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梦想、志向或理想的寄托者.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清晰、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 29、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这首诗托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
30、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堂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看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 31、设想一下,若人们只关注山竹的外表,以为它烂了不能吃,不肯去“浪费”时间和力气去掰开它,那我们便与这份美味无缘了。由此可见,待人亦是如此“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能只关注于外表,更须关注其内心,即已待人如此,反之则需做人如此,不能空有其表,更要注重内心的品德与修养,纵使外表不光鲜亮丽,也要让自己的内心同山竹般的美好。
- 32、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①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 3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壁巍然屹立无欲无求,言人如不追求私欲,就能刚强。)
- 34、虽然被泥土掩埋不能发挥作用,但其赫赫剑气形成的不凡光焰仍然夜夜照亮了夜空。
- 35、渐渐地,我把小巷子里的金黄抛在了脑后。
- 36、(设计意图)感受物象,是领悟托物言志之妙的前提,物象越清晰,志向与行为就越易与之水乳相融,言意同构共生才有坚实的根基。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渐入佳境,是把工具与人文融合而教的有效策略。通过想象,当诗句变成具体灵动的情境,诗歌内蕴之美与诵读的音律之美必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38、唯有真正高洁的隐士,才能一品竹叶上的甘露。
- 39、念人一篇散文《郊外的秋》,描述主人翁从省机关被流放到郊外,心中感到绝望,于是,借景言情,托物言志,感叹前景像秋天一样,叶子开始飘落了,前途渺茫。
40、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41、当代作家季羡林所作。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一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壮观。本文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
- 42、(2)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 4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学习诗人的高贵品质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 44、写出下列事物常常用来表达怎样的志趣。
- 45、学会联想最高效的记忆模式
- 46、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47、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48、(4)或取家畜、飞禽、走兽,拟人化地蕴含某种思想。
- 49、借物抒情的古诗有哪些?
50、一刹那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
- 51、赏析: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
- 52、(唐)王维《山居秋暝》
- 53、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 54、截冈邀路出林塘
- 55、有一次,奶奶让我独自一人去家后面的竹林里采蘑菇,于是,我便提起篮子朝着竹林走去。这片竹林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这时恰巧是春天,竹林碧碧翠翠,阳光透过竹叶,散散地照下来,风儿吹过,纤细伸展的枝叶随之轻舞着,凝神之间,可听到沙沙的竹语……地上,各色不知名的野花正开得灿烂,蘑菇遍地都是。我提着竹篮,盯着那一堆堆小山包似的蘑菇群,乐开了花。
- 5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