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富。

  • 1、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 2、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3、治大国,若烹小鲜。

  • 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 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治人事天,莫若啬。
  • 6、治人事天,莫若啬。
  • 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 8、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 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 1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11、3 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1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 1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 14、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 1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 1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 1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1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1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 2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2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 22、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 23、大巧若拙老子

  • 2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25、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2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27、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 2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29、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 3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 3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3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3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 3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3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3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 3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38、6、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3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 4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4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4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4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 4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4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4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4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4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4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