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1、【论语全文解释】注释:三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跟着做,了解他们的缺点自己注意改正不犯。
  • 2、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 3、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4、试译:孔子说:“唯利是图,怨气就多。”

  • 5、23子语(yù)鲁大太师乐(yuè),曰:“乐(yuè)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纵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 (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
  • 6、(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8、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9、试译:有人说:“冉雍有仁德,可是没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做什么?对人尖嘴利舌的,老让人讨厌。他仁不仁我不晓得,但是要口才干什么呢?”
  • 10、②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 11、【论语全文解释】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 12、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13、6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②。
  • 14、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 15、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16、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 17、(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 18、(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 19、④比:亲近、相近、靠近。
  •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20、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21、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 2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23、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24、注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25、1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②比于我老彭③。”
  • 26、④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 27、试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 28、(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 29、(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30、(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 31、(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之中,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 32、翻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 33、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 试译:孔子说:“有些鬼神不是保佑自己的,你也硬去祭拜求福,那是谄媚。眼见公义受损而不挺身而出,是没勇气。”

    34、试译:孔子说:“有些鬼神不是保佑自己的,你也硬去祭拜求福,那是谄媚。眼见公义受损而不挺身而出,是没勇气。”

  • 3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 36、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 37、试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比射箭吧。射手首先相互揖让,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比输的喝罚酒。这种比争是有君子风度的。”
  • 38、试译:哀公问:“弟子们哪个好学啊?”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从不迁怒,同样的错误从不犯两次。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没听说有好学的了。”
  • 39、(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 40、(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之中,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 41、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 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3、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 44、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 45、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 46、“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 47、(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 48、2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
  •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5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51、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 5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53、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 54、试译:孔子说:“唯利是图,怨气就多。”

  • 55、(注释)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 56、(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