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有云: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

  • 1、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 2、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 3、(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 4、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唐杜牧唐王维
  • 5、感谢进入“南开五马路学习家园”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6、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7、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所选贺知章《咏柳》,被称作千百年来最好的咏柳诗。
  • 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9、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 10、【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句诗句:(出示课件)
  • 11、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杏花闹春或杏花争妍的名篇佳作,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即是其中之它通过描写杏花展现出春意正浓、春光旖旎的美丽景致,原诗如下:
  • 12、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 13、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第四句作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 14、一座寥落破败的古行宫,宫中几株红花寂寞地开放。几个白头宫女,围坐着闲聊过去玄宗的事情。全诗无一处生僻怪异,全都平直淡泊却极蕴深意。其奇妙就在末句“闲坐说玄宗”,句中没有点明宫女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想象余地:是安史之乱前开元天宝时代的盛况,还是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是当年玄宗的开明、盛德,还是其荒淫、离乱?是说其与玉环的爱情,还是宫闱秘事或宫女的哀怨?所有的叙述、回忆均包容于寥寥二十个字中。
  • 15、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 16、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 17、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 19、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 诗的后两句:“曈曈”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 20、诗的后两句:“曈曈”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 2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 22、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 23、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 24、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 25、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 26、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洞庭》
  • 27、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 28、指导感情诵读法,通过音频和教师的范读指导,让学生将诗中画面和诗人的感情“活起来”,进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节奏以及意境美,同时,又能引导他们不断提升良好的语感,实现认知与情感双向目标的并进。
  • 29、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 30、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的人生际遇和旷达洒脱的个性,贺知章在诗歌中没有愤世嫉俗,基调也是乐观豁达的。
  • 3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32、作品赏析:这首词写清明时节的江南春色,抒发了作者南渡后孤独苦闷的心情。上片写清明多雨时节景物清冷,突出作者心情寂寥,下片写出了江南春日的勃勃生机,但无知己一同游赏,对此更令人神伤。全词写景抒情,明白晓畅,体现了朱敦儒词作的特色。
  • 33、《咏柳》是首咏物诗,首句抓住了柳树的碧绿如玉特点,次句进一步写嫩绿的柳条,第三句陡然一转,问细叶为谁裁出,最后把春风比作为剪刀作结。比喻恰切,想象新奇,极其生动细致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时优美的姿态。
  •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3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35、导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36、重点学习“诗、童”的注意要点。预设:“诗”注意偏旁占格在左边的位置少一些;“童”注意上下结构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 37、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杏花闹春或杏花争妍的名篇佳作,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即是其中之它通过描写杏花展现出春意正浓、春光旖旎的美丽景致,原诗如下:
  • 38、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 39、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40、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 4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4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 43、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 44、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 4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 46、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 47、《咏柳》是首咏物诗,首句抓住了柳树的碧绿如玉特点,次句进一步写嫩绿的柳条,第三句陡然一转,问细叶为谁裁出,最后把春风比作为剪刀作结。比喻恰切,想象新奇,极其生动细致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时优美的姿态。
  •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48、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49、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50、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 51、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 52、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 53、这一千古名句,原本是形容春色正浓或春意盎然的,成语"红杏出墙"的本义即出于此。
  • 54、诵读之前,可用符号标记诗词中的停顿、重音、升降调等。
  • 55、古诗(shī)村(cūn)居

  • 56、作品赏析: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 57、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 58、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