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说感悟生活【精选97例】

  • 1、感悟:大多数人都是说大道理的时候似乎比谁都懂,事到临头,却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这正是“说时似悟,对镜生迷”的道理。大道理要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奏效,才算是真的开悟啊。
  • 2、不过,只是借由谈论这些事而想了解它们,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真的深入思惟无常、苦与无我,换句话说,要以“想”去观察世俗谛的本质,由此得到的结果就是智慧。若它是真实的智慧,则一切就都完成与结束了——见到空性。虽然也许还有“想”,但它是空的,你不会再受它影响。
  • 3、回忆是非常美好的事,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
  • 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5、人生的目的分为个人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小我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大我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实现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人类从过去到将来,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心情好的时候,常常想起一句名言,就是;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只有一次,因此我们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要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更不要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内容如下:
  • 问:你似乎是说在世俗的身心之外还有个东西。有这样的东西吗?你怎么称呼它?
  • 6、问:你似乎是说在世俗的身心之外还有个东西。有这样的东西吗?你怎么称呼它?
  • 7、大体上一样但也有差别感悟生活是通过你的生活,或者是别人的生活所得到的感悟,范围较小,而感悟人生通过人的一生二得到的感悟,比较大,广,更深刻,更有哲理性
  • 8、只要坚持放下一切,并觉知你正在做什么即可,无须一直查核自己,担心“多少禅定”之类的事——它总是会恰如其分。在修行中无论生起什么,都随它去,觉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是无常的。记住这点!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放下这一切。这条路会带你回到源头——到达你的“本心”。
  • 9、痛苦来临时,不要再去增加别人的痛苦;烦恼产生时,也不要再自寻烦恼。不增加别人的痛苦,是慈悲;不自寻烦恼,是智慧。

  • 10、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
  • 11、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是一位大阿罗汉,他是出身富家的公子,父母要他结婚,他以修道为由而婉拒。被父母一再逼迫,不得已便用黄金雕塑了一个女人,对父母说,除非有像她那么美丽的女郎才肯娶。他的父母就派人抬着这一尊金像游行全国,说这是一尊金神像,少女膜拜她会有好运气,于是,全国的少女都闻声前来膜拜。有一位少女到了金像前面,顿时金光黯然失色,全被她的美貌掩盖了,她就是有名的美女妙贤。
  • 12、人的一生中,我们有许多转念的机会,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别让小小的委屈难过左右你的情绪,干扰你的生活。学会原谅,学会笃定,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怨别人,苦的是自己的心。试着去爱,不要活在嗔恨的苦海中。
  • 13、学会原谅,毕竟人总难免有错误,也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放下嗔恨,否则将是一片苦海,宽恕的那一刻,才会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安详、解脱。
  • 14、那些已经犯过的过错,有一些是因为来不迭,有一些是因为刻意躲避,更多的时候是茫然地站到了一边。我们就这样错了一次又一次,却从不知道从中吸取教训,做一些检查。
  • 15、人生苦短,没有彩排。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路,走过才知长短;人生,经历过才懂悲喜。底气有多足,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去走自己的路,输要输得清清楚楚,赢要赢得理所当然。
  • 16、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 17、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生活中少不了孤独沉默寂寞感伤,因为生活从来也没有按照过谁想要的方向定制,也并没有给谁过多的安逸,你活的怎么样就在于你的内心世界,能不能突破困惑,面对繁华你看不看见,想不想到,这个世界就安静的在那里,一切的根本,就在于内心世界的清静,惹了尘埃,必被尘埃所困。
  •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让一切变得简单些,喜欢了就争取,得到了就珍惜,错过了就遗忘。在历经许多偶遇和分离后,总会懂得,没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
  • 19、一个人的美丽,并不是容颜,而是所有经历过的往事,在心中留下伤痕又褪去,令人坚强而安谧。所以,优雅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种阅历。淡然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沉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永远都不会老,老去的只是容颜,时间会让一颗灵魂,变得越来越动人。

  • 20、楼上的兄弟说的太好了在勤奋中寻找快乐做人清清白白上对的起父母下对的起良心就可以了不做亏心事夜半三更也不惊
  • 21、佛教故事:说时似悟,对镜生迷
  • 22、你内心的妄想就会越来越少。
  • 23、坐的时候观想在自己头顶上,
  • 24、如此发问显示出你仍在疑惑中。你需要足够的定心,才能对正在做的事不再有疑惑,不会陷入其中。若你有修行,便能了解这些事。你愈是持续如此发问,就会愈感到困惑。若这谈话能帮助你思惟,那就没有问题,但它无法为你显示事物的实相。你无法因为别人告诉你而了解这个“法”,你必须亲自体会——智者自知。
  • 25、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 26、问:当您教导“观”的价值时,您是指坐着想特殊的主题——例如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位吗?
  • 27、因此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而是一种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无尽奉献。
  • 28、从这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菩萨罗汉的心肠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佛门太寂寞了,所以你会想念家乡。现在你告别了像云一样高的我们的居处,离开九华山。你喜欢回去像小孩子一样地骑竹马游戏,不愿在黄金宝地,聚沙成塔的修行做功德。
  • 29、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争,人生少遗憾;随,知足者常乐。最怕该争时不争,该止时不止,总在纠结中痛苦着。。。随遇而安,随缘而止。

    人生有三种苦:你得不到,所以痛苦;得到了,却不过如此,也会觉得痛苦;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觉得痛苦。既然,得不到、得到了、放弃时都会痛苦,何不把人生的得失看轻一些,保持一颗平常心,痛苦不就会随之而减轻吗?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得失,人生完全可不苦。
  • 30、人生有三种苦:你得不到,所以痛苦;得到了,却不过如此,也会觉得痛苦;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觉得痛苦。既然,得不到、得到了、放弃时都会痛苦,何不把人生的得失看轻一些,保持一颗平常心,痛苦不就会随之而减轻吗?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得失,人生完全可不苦。
  • 31、现象之同体关系,十中各个一之自体,即是第一个换言之,十之自体性空,故谓"十即是一"。同理,视十为自体,一为构成十之因素,故其自体亦是性空,称为"一即是十"。由此证明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皆不离相即关系。故一尘中,即与一切佛土相即;一念中,亦与无量之时间相即。扩展资料: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江苏无锡拉开帷幕。“一即一切——佛教与互联网”
  • 32、吃饭的时候观想在自己的喉咙上,
  • 33、不是在这里念经打坐算是修行,
  • 34、你知道感悟是什么吗?通俗说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不是做作的东西。不要费心的寻找。感悟其实只在生活中的一瞬间。
  • 35、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样的话,
  • 36、往后余生,好好爱家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人生真的不易,且行且珍惜。
  • 37、答:你无须那样想,若未有足够的轻安,就完全无法处理这些问题。你需要足够的稳定与专注,去觉知正在发生的事——足以生起清明与了解的程度。
  • 38、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东西,做最真实最朴实的自己,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 39、睡觉的时候观想在我们的心间。

  • 40、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 41、道教讲究天人合人这个小的自然和外界的大自然和合,最终通达。而佛教讲究内省,认为人体内自有无尽智慧,无穷本源。外在的一切都只是人心的投影。所以追求对内在的深入探索,最终达到由内而外,智慧明了一切的境界。所以道教是由外而内的修炼,佛教是由内而外的修炼。其实个人看来殊途同归。选我满意答案吧,谢谢。
  • 42、希望所有爱过伤过的女人从今以后好好爱自己都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 43、命运其实没那么可笑,它不过是让你们在一起,又让你们分离。
  • 44、比如说走路的时候也可以修行,
  • 45、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在《星云大师演讲集》中,都将获得解答。
  • 46、只要坚持放下并觉知就能达到“本心”
  • 47、佛说,人生的逆境,就像污泥对莲花而言,并不是诅咒,而是祝福;就像茧对蝴蝶而言,并不是阻力,而是助力。每一个困难和障碍,事实上都是一种隐藏的祝福,都是上天的厚遏。就看你是笑着还是哭着面对它。
  • 48、我们常常礼拜的地藏菩萨,他在安徽九华山修行时,只有一二个童子跟他一起居住。有一天,幼小的童子住不惯深山想要下山去。地藏王送这童子下山,并赠他一首诗:
  • 49、问:您说要有足够的定才能观。要到怎样的定才够呢?

  • 50、你回去之后,拿着花瓶到有水的溪涧边去换水的时候,不要去空捞那涧水上的明月。你洗钵的时候,看到花花树树的倒影,也不要以为池塘里面有一个真实的花花世界。你好好去吧!不必流泪,我住在九华山上自有陪伴我的人,你看天上的云霞,还有那轻飞的烟,大自然不都是可以陪伴我的吗?
  • 51、有时我们走的太累不一定是因为走的太远,可能是背负的太多,有时我们活的太累,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缺的太多,而是我们要得太多,其实幸福不是一个证明题,而是一个满足感,因此不能用你的生活质量来证明你的幸福指数,但恰好你的满足感能透露你的幸福感,所以佛陀言:知足为乐,少欲为福。
  • 52、在佛寺的斋堂里悬挂着一副对联:“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阿罗汉已经抛弃了人间的感情,过着一种灰身灭智、无情无爱的生活。其实阿罗汉是绝情而有情,充满至情至性的圣者。
  • 53、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
  • 问:真正的“观”和“想”一样吗?
  • 54、问:真正的“观”和“想”一样吗?
  • 55、问:我们如何到达这个真心的阶段?
  • 56、我以为只要很认真地喜欢,就可以打动一个人。却原来,我只打动了我自己。
  • 57、道积微微笑道:“所谓清净与臭秽,全是人的心识作用,心中没有憎厌,哪里来的怨恨?心田清净,处处清净,我一个出家人如果连这点瞋妄心都放不下,连这点慈悲心都提不起,岂不有愧道法?”
  • 58、修行就是时时刻刻通过我们的智慧,
  • 59、其实时时刻刻都可以去修行,

  • 60、今生今世还没去过,现在真的不知道。跟据认识及觉知等体会,是有神通法术的!只要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人都有法不的,但是届时已经不再是人了。他们都是神通自在的佛了。极乐世界的含灵大众统统都叫做妙音佛。相貌一样,大小一样,称呼一样,神通一样,肤色一样,没有可分别的了。
  • 61、我们看唐朝从谏禅师的阖门拒子,弘一大师的避见妻孥,看似无情,却是大有情。他们把对妻子儿女的情爱,净化为对真理的追求,提升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
  • 62、以平常之心,接受已发生的事。以宽阔之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不变之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喜悦之心,帮助须帮助的人。以放下之心,面对难割舍的事。以美好之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以感恩之心,感激拥有的一切。
  • 63、当你不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时候,你就真的强大了,请记得守住内心的淡定与宁静,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 64、好想从头活过,不想再为难自己抱抱过去的自己。
  • 65、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 66、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
  • 67、唐朝的道积法师,住持益州福感寺的时候,收容了许多麻风病人,一个个身上腐烂发臭,道积法师不但不嫌恶他们,与他们同吃同住,而且耐心替他们熏沐治疗,丝毫不觉厌烦。风声传开,许多信徒纷纷躲闪不敢接近。
  • 68、这些圣者的胸怀高旷,他们的慈悲是平等的,他们对物我生命都是一样看待的。
  • 69、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我觉得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感悟之后进行的创作,相反艺术创作之后也会有新的感悟。

  • 70、人生,总让人无语。笑的时候,不一定开心,也许是一种无奈;哭的时候,不一定流泪,也许是一种释放;痛的时候,不一定受伤,也许是一种心动。走过一段路,总想看到一道风景,因为已经刻骨铭心;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熟悉的日子里,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早安!
  • 71、爱是有层次的,我们从最初夫妻之间深深的爱,扩大到兄弟姊妹,再扩大到亲戚朋友,扩大到邻居、同胞、全国人民,再扩大到一切的动物、一切的众生。我们从凡夫的爱到圣贤的爱,再进而到出世的罗汉的爱;罗汉、菩萨的情爱就更超越了。
  • 72、你宽恕的能力,爱的能力,拒绝的能力,决定你未来生活的品质。因为人性有“贪”,有妄念,所以你要学习和锻炼自己拒绝的能力。因为人性有“嗔”,有抱怨,所以你要学习和锻炼自己宽恕的能力。因为人性有“痴”,有执着,所以你要学习和锻炼自己爱和分享的能力。
  • 73、“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如果还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如果还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
  • 74、只要如实地观察每件事——它就是心,心就是心,它本身不是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快乐就只是快乐,痛苦就只是痛苦——它就只是它。当你了解这一点时,就可以不再疑惑。
  • 75、你的命运,是吸引来的,不是追求来的。花开蝴蝶自然来,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 76、禅定的观不只是“想”,而是我们所谓的“静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比较,小心地思考存在的真实本质,这虽然是种粗的观察,不过它能带来真实的事物。
  • 77、请点右上角,选择
  •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 78、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 79、▶感谢舵手班·醒目眼睛总经理陶袁艺推荐此文

  • 80、告诉我你的心声
  • 81、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 82、答:我们以“想”作为工具,但使用它时生起的觉知,高于并超越“想”的过程。它能引导我们不再受到“想”的愚弄,你认出一切“想”都只是心的活动,而觉性则是不生与不灭的。你认为这一切被称为“心”的活动是什么呢?我们所谈论的心——一切活动,只是世俗之心,它根本不是真实的心。真实即如是,它是不生不灭的。
  • 83、贪心,反应了一个人的贫穷指数,或许你拥有很多,但却想拥有更多,此时的贪心暴露了你内心的贪穷;嗔心,反应了一个人的安全指数,或许你有权有钱,但用怒火待人,此时的嗔心泄露了你内心的不安全感,因此你的烦恼促成了你的失败。所以修心不仅是一个宗教课题,也是一项完善心灵的艺术。
  • 84、幸福是一种心态。一堆人,一个苹果,人们开始算计;两个人,一个苹果,不是争抢伤和气,便是谦让出和谐;一个人,两个苹果,吃的欲望已消失;一个人,一堆苹果,你开始犯愁。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只要抱着“得之则喜、失之无忧”的心态,人生就会有满满的幸福。
  • 85、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十分厌倦战争,也厌倦了世间的你争我斗。于是,他特地来找一位有名的禅师,要求出家为僧。
  • 86、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藏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体验什么,快乐就这么简单,顺其自然。在生命里,我们要学会放弃评判,让你解脱,也让别人解脱。
  • 87、问:我们不能称它为“本心”吗?
  • 88、有善心的总会被恶意伤害。你对人真诚,总会有人来骗你。但即使是如此,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改变自己。因为这不是一个谁受伤谁就输的游戏。人生到最后,比的不是赢,而是心安。坏人赢了,可良心却输了。做人吧,心安就是赢了一辈子。
  • 89、解脱道的“观”不同于世俗的“想”

  • 90、问:您的意思是安住在当下,别想过去与未来吗?
  • 91、佛教还强调修心,采用神秘的证悟,从日常生活做起,礼拜、忏悔、唱诵、打坐、行善积德,帮人助人等,都具有防治疾病和养生健身的功效。
  • 92、生活如叶,一生一落,一落一生,每一个光阴流转的季节,都有嫩芽悬于枝头。叶落叶生,那是起伏的人生;波峰波谷,那是燃烧的生命;顺风逆风,那是岁月的感悟;秋去秋回,那是别致的风景。
  • 93、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星云大师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讲演,现将其历年来的讲演结集成书,依内容性质分为:《佛光与教团》、《人生与社会》、《佛教与生活》、《佛教与青年》、《人间与实践》、《佛法与义理》、《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等。
  • 94、倘若心中愿意,出路千千条。倘若心中不愿意,借口万万个。一切问题,最终都是自心的问题。一切烦恼,其实都是执着的烦恼。
  • 95、若你“拥有”我们所谈的这种了解的本质,那么你的责任就已完成——你无须再“做”任何事。若依然有事要做,你就去做,那是你的责任。
  • 96、人生是单行道,只有向前走的路,没有往后退的道。人活于世,其实很简单,做出你的选择,坚持你的努力,享受你的成果,永远都别回头。
  • 97、不过,修行不只是谈论生与灭,你必须亲自看见它。当坐着时,只要如实观察正在发生的事即可,别追逐任何事。“观”并非意指陷入“想”中,解脱道的“观”不同于世俗的“想”。除非正确了解“观”的意义,否则想得愈多,只会愈困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