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句【推荐101句】

  •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 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5、《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 6、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 7、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 8、“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 9、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 10、好玩的国学:命运不可捉摸,但心灵可以把握!生命是个不断衰减的过程,因此,人生应当多做些减法。欲望少了,心就大了,心大了,生命的厚度就增加了。
  • 11、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 12、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 13、王阳明名言六:“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 14、痴人害怕被噎所以选择不吃饭,愚人害怕被水淹死就直接跳进水里面。
  • 15、圣人处此更有何通?——王阳明

  • 16、“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 17、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
  • 1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 19、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 20、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 21、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 22、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 23、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这些造假计谋不以为然,他们问王阳明:“这有用吗?”
  • 24、“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 25、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

  • 26、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 27、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 28、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 29、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 30、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 王阳明名言十句
  • 31、王阳明名言十句
  • 32、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 33、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 34、常快活便是功夫。
  • 35、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 36、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 37、就洒脱豁达地看待人生的命运,害怕谗言担心毁灭和失败只不过是白白痛苦罢了!
  • 38、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 39、王守仁名言名句有:“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 40、王阳明名言九:“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41、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
  • 42、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 43、“我以落第动心为耻”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 44、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 45、本文收录的王守仁名言王守仁作品依照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王守仁事可以了解王守仁简介如果您也有私藏的王守仁的名言或喜欢的王守仁的作品,欢迎发布出来与我们共享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2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守仁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 46、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 47、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
  • 4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49、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
  • 50、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 51、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 52、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
  • 5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 54、“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
  • 55、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 56、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 57、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58、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 5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 60、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6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求通民情,愿闻已过。——王阳明
  • 62、“光不仅在烛上”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
  • 63、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 64、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 65、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

  • 66、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 67、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 68、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 69、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 70、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 71、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 7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 73、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74、王阳明名言诗句精读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 7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76、【王阳明名句】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 7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78、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 7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 80、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81、“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8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83、抖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84、【王阳明名句】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 85、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 86、《年谱》记载,明武宗羁留南都,张忠、许泰、江彬等在武宗面前诽谤守仁谋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守仁则在赣州阅士卒、教战法。
  • 87、而西家的儿童不认识老虎,却拿着长长的竹竿把老虎赶走,就像赶走牛一般。
  • 8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 8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 90、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 91、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 9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 93、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最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 9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故事背景: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周积无声的下泪,问:“老师有何
  • 95、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 96、出自《王阳明传习录卷上》王阳明这里圣人的标准是要”纯乎天理“,关于这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古代的东西,早就落后于时代潮流了。好吧,我们换一个说法,把圣人换成人才。把标准从”纯乎天理“换成核心竞争力。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人才的标准是要有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样大家就没有异议了吧。
  • 97、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 98、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 99、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
  • 100、使用它的时候就去使用不使用就不使用,人的本身就好像一叶飘荡在茫茫大海上的孤舟。
  • 101、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