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条)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
2023-02-18 17:17:59
4073
- 1、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2、对泰山的初步整体印象,是从杜甫的那首五言诗《望岳》开始的,因为要给学生讲解,我不得不先来细致的了解有关的背景、主旨、艺术特色以及每一句的内涵。“造化钟神秀”,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于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一切;“决眦入归鸟”,鸟儿往山上飞去,以致于使劲睁大了眼睛看,眼角都快要裂开——类似这样的解释没有错,但如果你没有到过泰山,就很难领悟泰山是何等神奇秀美,也很难理解杜甫为什么使用了“决眦”二字。杜甫没有登上泰山,结尾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我认为还
- 3、一览众山小上一句:会当凌绝顶望岳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4、大家依依不舍,意犹未尽。回程不闲眼光远,一路抒发感叹。当我们四处远眺赶鸡山那苍然质朴,默无声息的自然生,它的青松挺立,秋草披肩,山谷低回、堰坝横月,众峰仰天,无不让我们一饱眼福,令人心波荡漾,志趣交融,遐想连翩,把刚才从刘孝峰墓地了解到的历史事况同赶鸡山联系起来,就自然想到这山小而精神不小,它将激励陶田村村委会,陶田村村民和罗汉寺街人民以不辜负大自然对人的赐福而辛勤劳作。
-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该句诗的原文如下:
- 6、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
- 7、前文说到,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项遗产,当之无愧。自然自不必说,去登泰山,一定要记得欣赏那些文字版的瑰宝,不就是几个字一幅对子吗?有什么啊!我要说:有!还真的有。
- 8、我又想到江西赣州的山,那里的山峰峦叠翠,延绵千里,由此你会想到它们的团结协作,一致向前的精神和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正是江西的山,养育了一代共和国的将军。
- 9、紧张的早餐之后,我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访问采集陶田村的历史沿革等;一组到研子中小学收取早已布置过的内容材料。为有效开展工作,还特别邀请了区编志办主任颜学甫前来作指导。整个上午时间很紧,我们两个组都是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不闲聊,不绕圈子,直奔主题,大家十分珍惜这难得一遇的机会。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俏俏过去了。
10、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11、看着那位衣衫湿了的挑山工,我想到的是:面对生活,再不要矫情抱怨,怨天尤人,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比什么都靠谱——要不,你也去做一年,哪怕一个月挑山工试试?
-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 1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4、公元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 15、敬亭山有“江南诗山”的名号,从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开始,便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分明是视敬亭山为人了。每次读到这两句,我还会想起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唐一宋的两位诗人,脸皮还真是够厚的。
- 16、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 17、神仙尚有不足,何况吾辈凡夫。
- 18、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2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3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 19、泰山的巍峨高大成就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诗句让今人顶礼莫拜。
20、●关于“泰山石敢当”。相传石敢当是住在泰山上的一位壮士,靠狩猎、打柴为生。曾从师习武,英勇过人。一天他进城卖柴,见贴有王员外的告示:谁能为他家降妖,愿将女儿许配为妻。石敢当见义勇为,决心除害,他持宝剑藏在小姐房中,当妖精进来时,他举剑大喝一声:“泰山石敢当在此!”妖精一听,吓得驾起妖风狼狈逃走。后人盖房,在冲遥处也可“泰山石敢当”,取降妖保平安之意。
- 2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 22、所有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好片段
- 23、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 24、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5、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 26、
- 27、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28、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钟在我们日常想象中,是个静物,大钟是用来敲的,可是在诗里,这个钟就是钟爱的神韵,动词。可以说,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雅致和情趣,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杜甫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就活灵活现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主宰阴阳的力量,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妙笔达到这种极致,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真可谓“语
- 29、古人,特别是唐朝的名人,都非常喜欢登高望远,最让我们铭记的,就是留下了极多的优美诗篇。最牛的一句,乔帮主觉得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谓人人皆知,其雄浑气势无人能比。犹记得,我在小学六年级,富裕小学,那时候我的班主任乔殿玉老师,在我们自习的时候,练习书法,有时候是粉笔,有时候是毛笔,最常写的一句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候的我,觉得帅极了!
30、“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 31、再次提及从我们身边不紧不慢地走过的挑山工,心里依然充满敬佩。我们空手上山,都已经力不从心气喘吁吁,可他们挑着百多斤的东西从容而上,这不仅仅是体力的问题,更是意志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怨天尤人,好像谁都对不住自己,但看看他们,有的,近60岁,挑重物上一次山5个小时,报酬只有80元,你做得了吗?回家好好工作吧,扎实做事,老实为人,才是正道。
-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x0d会当:应当。凌:登上。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x0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任。
- 33、至于我呢?山,永远是我心中的伟岸,我心中的力量、我心中的至尊。是的,山,就是这么神奇!山,就是那么微妙!在地球上,只要具备了山的生态,具备了山的气势,它就会给人以力量,给人以灵气,给人以想象,也给人以安然。我只要在山上行走或攀爬,就从来没有过累的感觉。
- 34、也许是为了节省体力,他用尽量简短的语言回答,就这九个字,却给我和听到我们对话的上下山的人以很大的震撼:我们空手上山,尚且是那么深切感到攀登不易,甚至怀疑,此行是不是值得,他们可是挑着百多斤的重物,从岱宗坊至南天门,再到玉皇顶,四五个小时,基本不歇息的攀登,得到的报酬仅仅有80元——给你800元,让你挑一百多斤试试?有位下山的女同志说了句富有哲理的话:年轻人可干不了……
- 3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3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7、【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38、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 39、投稿QQ:83170202
40、听从同学兰林的建议,12日我们从山脚坐车至中天门,再从中天门步行上山。如此安排,虽错过了孔子登临处、万仙楼、回马岭等处景点,但却可以用有限的时间领略泰山最精华的风景——无限风光在险峰,登高才可望远嘛,也不失为挺好的选择。
- 41、束缚,有时候是一种爱;就如父母的爱,他们不许我们这样,不许我们那样,其实她都是为了我们好,怕我们冻着,饿着,怕我们有一点不舒服,这种束缚,这种爱,何时你能懂。
- 42、文|乔公子夜读日思|原创出品
- 43、实际上,刘彻只活了七十岁,也就更加证明了以上只是一个传说。此处是历代帝王登高封禅祭天的地方,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门楣上写有“赦造玉皇顶”五个字,“赦造”,即皇帝下令修造的意思,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就像《红楼梦》里的“赦造荣国府”一样,见其重要了。玉皇顶的三面建筑里供奉着玉皇爷等人,塑像前放供人跪拜的垫子,垫子前面的容器里有大大小小小的钱币,不少人放下过十块二十块,或五十一百元来表示虔诚,祈求安康。院子里置香炉,
- 4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 45、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46、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47、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是会当凌绝顶。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望岳》。全诗原文如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 48、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是:会当凌绝顶没有下一句。全文:望岳作者:杜甫年代: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西岳。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
- 49、在“孔子小天下处”的碑前停下,我想到了孟子说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以前,只理解为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是登高望远的意思,但当你真的就站在孔子曾经站过的地方,环顾四周,俯视脚下,才能真正体会其小天下的内涵。山下,须仰视才可勉强看到的一切,在这里,俯视,小得几乎不见,只有你是真切的,一切都朦胧起来了……——想想,生活中的世事百态,不正是如此吗?
50、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 51、杜甫“望岳”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 52、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望岳》。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 53、是山就有石有水有树,泰山也是,但泰山给我的独特感觉,是台阶,一级一级的台阶,上也上不完,已经气喘吁吁,一抬头,还是看不到头。有时前面绿树浓荫,似有屋舍,可一转弯,又是看不到头的台阶,真是曲径通幽,没有尽头,犹如一个神秘之所在,让猜谜的人就那么吊着胃口。
- 54、写景人物写鸟唐诗三百首写人初中古诗哲理动植物励志景色其他写山
- 55、一共选了11首诗,有些是名山大川,有些只是山中小景。不管哪样,都是我心中惦念的风景。
- 56、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当人登上山的绝顶,就会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 57、dàizōngfūrúhé?qílǔqīngwèiliǎo。
- 58、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
- 59、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60、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 61、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 62、吃酒要有度,品茶须豪情
- 6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64、zàohuàzhōngshénxiù,yīnyánggēhūnxiǎo。
- 65、白话文意思是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 66、世人都以为,诗圣杜甫永远都是一副忧国忧民、愁眉不展、穷困潦倒、时运不济的老头,其实,杜甫也曾年少轻狂,也曾登临绝顶,也曾仗剑天涯!
- 67、经过一路山道弯曲陡峻的跋涉后,我们刚一来到刘孝峰老大君之墓地,就下起了雨,这可能是天意的回敬,也可能是上苍的动情。它是在为历史而悲鸣?它是为我们的到来而震撼!曾几何时,太平天国战事频纭,矛戈相向,骨内相残,赶鸡山的寨墙就是时光的明证。老书记的介绍使我们陷入沉思;眼前的大理石上那苍然遒劲的字刻记录着岁月的沧浪与悲壮。正因如此,老天落泪,秋高垂情。日换星移,时迁境变,赶鸡山被远抛于一片荒草丛中,却无人问津;防御寨墙也遭时阴的冷落。今天,终于有仁人志士前来过问历史,还其公道,为你,在罗汉街志上书写应有的一笔。大
- 68、年10月11日到达泰安时,已经是掌灯时分,想到我们的年龄,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吃过晚饭即开始爬山,赶在太阳出来以前登顶看日出,而是先住下来,第二天一早上山。看起来,人在很多时候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尽管很美。旭日东升,是泰山之四大美景,因为已经不再年轻,也只能暂时放下。好在泰山之美处处在,沿途许多风景,尽可让人流连忘返。
- 69、dàngxiōngshēngcéngyún,juézìrùguīniǎo。
70、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 71、开元二十四年,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 7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73、我们在此小憩,吃了一点带上来的东西。俯视,阶上,从近及远,自上而下,是接连不断的攀登者,每个人都气喘吁吁,不时仰望,在窄窄平坦处稍事歇息,又向着南天门继续奋力攀登。此情此景,我心有所悟,人生何不如此,自幼时起,心中大都有一个目标,小学,中学,大学;工作了,一年,十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不正是奔向理想的高度吗?每一次努力,都会上一个台阶,每上一个台阶,都比原来高处一个层次,结果不辜负努力,努力又结出新的成果——直至到达“南天门”!
- 74、李白真是诗仙,随意两句,便是流传千古的诗句。难怪后人说:“随心趁口,不经思维,苍词古意,自成天籁。非谪仙人何得此不食烟火语!”。
- 75、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 76、两日一诗: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缫车》邵定
- 77、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是“会当凌绝顶”。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78、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 79、上联是如此的冷落,下联却是灿烂热闹,全部糅合到一起,又一点都不突兀,末句还要说一点人生哲理。不过我最喜欢“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一句,不管是“深处”还是“生出”,都有缥缈出尘之意。
80、【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齐鲁青未了”,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此来表现泰山的高大雄伟。
- 81、●还是石壁是有四个更大的字“日近云低”。说是两位神仙对弈,其中一位出口“日近”二字,另一位对不上,一着急把棋子拂在地上,拾棋子时看到了脚下的云彩,于是对了“云低”——看看有多工整。
- 8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 83、同学兰林一直遗憾说,我们应该跟着导游走,要不中途好多传说故事都不知道。还真是这样,泰山是世界级自然与文化遗产,那风景蔚然而深秀自不必说,有关的故事当数不胜数,光历代帝王、大臣,近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词题赋,就有2500处之多,与十八盘有关的文化,也一定有。走着走着,终于听到一位个子高高的文静导游,举着标志性的小旗子向大家介绍:十八盘起源于秦始皇,当年,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很累了,轿夫抬着上不了多高就得换班,一共换了十八次才到南天门。开始是叫十八“盼”,取秦始皇盼着到达山顶之意,后来就叫成了十八盘。她接着说,
- 84、泰山,实在算不得一座多么高的山,但在中国文化里的意味,不仅是五岳之首,只怕也常常被认作群山之首。所以,杜老夫子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事实上,只因泰山周围真没有多少山,有也都是不起眼的小山包。
- 85、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 8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87、这句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88、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89、我们来到了最佳看日出的地方,看到的不是一轮红日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是云雾。那云雾在脚下升腾,聚集,消散,又升腾,聚集,消散。人在天上,云在脚下,这是我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那是一种无法说清楚的感觉,神仙就住在这里吧,那我们不就成了神仙了吗?
90、更多了解,请点击对话栏右下角的一起
- 91、这首诗所写是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一直觉得嵩山应该不是一座多美的山,王维的诗也没有着重写嵩山怎样怎样,落脚点还是在归隐的淡然闲适上。这样的嵩山,哪怕是荒城、古渡、落日、秋山,也是让人觉得安心的。
- 9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诗圣!
- 93、来到赶鸡山,使我想起了桂林的山。桂林的山孤峰突起,互不相连,由此你会想到它的傲视穹天、和独立不依的盛气,要不,它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嘿!
- 94、“一览众山小”的前一句是“会当凌绝顶”。
- 95、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96、同学兰林说得好,新买的车都要上高速去“拉车”,开150迈以上以使之充分磨合,我们上山就是“拉人”哩。对于身体而言,这个必须是非常贴切的了,除此,我还有以下启示:
- 97、所谓的文化积淀,很大程度当是来源于古诗文。青城山里的满目苍翠,会让我想起“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泰山登顶,四周环顾,当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些没去过的山,因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便想去一识庐山真面目;因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便想去会一会敬亭山。当然,民间传说、武侠小说,也对此功不可没,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 98、泰山日出是泰山最美的景色,“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那是非亲见不能体会的。可要想看到,除了选择晴天之外,吃过晚饭稍事准备就得上山,付出一夜的时间和几乎全部的体力,才可领略——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
- 99、这是一首唐代大诗人杜甫中的最后两句。原诗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意请给予好评,谢谢。
100、译文如下: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 101、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