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 1、(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 2、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 3、【观沧海译文】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 4、(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语言的赏析。完成时,要注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概念,赏析时,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首联”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5、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 【观沧海译文】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 6、【观沧海译文】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8、dōnɡ lín jié shí , yǐ ɡuān cānɡ hǎi 。
  • 9、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 10、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 11、全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注释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有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②澹澹:水波摇荡貌。③竦峙:耸立。④星汉
  • 12、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 13、⑴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次写海面上的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 14、⑴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2分)
  • 15、《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 16、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7、曹操(cáo cāo )

  • 18、全诗前有“艳”(前奏曲),下分4章。《观沧海》即其中第1章。诗中描绘了碣石山的山风海色。而将一腔昂扬的斗志,一统天下的理想以及忧时伤世的感慨,涵濡其中,形成了苍凉悲壮的壮丽风格。
  • 19、《观沧海》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 20、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星汉灿烂, 若出其 里。
  • 21、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星汉灿烂, 若出其 里。
  • 22、人教版高中数学教学资源网
  • 23、(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 24、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 25、《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 26、“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27、九下‖《儒林外史》全集(共第五十六回)

  • 28、【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 29、阆苑①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
  • 30、《观沧海》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 31、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 32、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 33、人教版高中数学教学资源网
  • 34、欢迎扫码关注快乐语文天地
  • 35、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 36、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 37、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 38、liǎng hàn:cáo cāo
  • 3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40、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 41、(创作背景):《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 42、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 43、原文: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 44、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 45、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 46、(答案)C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意思答时即可。)
  • 47、dōnglínjiéshí,yǐguāncānghǎi。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48、快乐语文天地2020知识汇总
  • 49、部编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网
  • 50、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 dōnɡ lín jié shí , yǐ ɡuān cānɡ hǎi 。
  • 51、dōnɡ lín jié shí , yǐ ɡuān cānɡ hǎi 。
  • 5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53、(2021部编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专项试题汇总
  • 54、《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 55、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 56、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 57、【观沧海译文】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 58、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59、点击这里:《艾青诗选》考点汇编
  • 60、写了观沧海的地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领全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