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抗拒心态面临外界的事物。

  • 1、入行论:若习不成易,彼事亦非有,故应忍小害,大害亦能忍。
  • 2、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 3、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 4、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 5、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 若识心法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 6、若识心法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 7、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 8、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 9、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
  • 10、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

  • 11、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
  • 12、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 13、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 14、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 15、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
  • 16、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
  • 17、皈依佛,要尊敬一切佛的身像,甚至连佛的画像塑像也要像尊敬真佛一样尊敬恭奉,不能产生任何对佛不尊敬的言行
  • 18、舍身不恡,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
  • 19、见色有见色性,不著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
  • 皈依佛,要尊敬一切佛的身像,甚至连佛的画像塑像也要像尊敬真佛一样尊敬恭奉,不能产生任何对佛不尊敬的言行

    20、皈依佛,要尊敬一切佛的身像,甚至连佛的画像塑像也要像尊敬真佛一样尊敬恭奉,不能产生任何对佛不尊敬的言行

  • 21、人生其实不苦,心纠结才苦;道路其实都在,不必计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 22、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 23、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
  • 24、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 25、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
  • 26、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 27、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
  • 28、背离上师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学问,也干不出自利利人的任何事情,这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法缘规律。因此,学人最好是像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
  • 29、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 30、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 31、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
  • 32、常吃谦虚恭敬恕忍宽厚的饭,多喝诚实礼让勤劳节俭之汤。
  • 33、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 人生,要懂得感恩。感恩,不一定是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良的人性美。感恩一切好的,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恩一切不好的,增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
  • 34、人生,要懂得感恩。感恩,不一定是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良的人性美。感恩一切好的,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恩一切不好的,增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
  • 35、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
  • 36、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 37、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
  • 38、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 39、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 40、如果没有产生正确的皈依心,没有任何一种可进人佛门之法,也无法获得三戒的正量。

  • 41、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 42、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 43、烦恼的性质:心中产生使心境变得不平静、不自在的一种情绪状态。
  • 44、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 45、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 46、如果因为你思念上师, 而掉了一滴眼泪。 这一滴眼泪是所有的善中,非常大的一种善。
  • 47、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 常吃谦虚恭敬恕忍宽厚的饭,多喝诚实礼让勤劳节俭之汤。
  • 48、常吃谦虚恭敬恕忍宽厚的饭,多喝诚实礼让勤劳节俭之汤。
  • 49、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 50、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 51、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 52、内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装下满满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洒脱。
  • 53、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 54、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
  • 55、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 56、人的情绪既可以感染又容易传染,社会风气也一样。要是希望世界祥和而欢喜,首先自己得平和欢喜起来;如果渴望世界充满爱,自己就得先变成爱的使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