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1、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 2、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3、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 4、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 5、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 6、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 7、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 8、译文:所以说: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质;人为,是盛大的礼法文理。没有本性,那么礼法文理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变得美起来。

  •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10、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 11、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13、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 14、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 15、6、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 16、译文: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
  • 17、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
  • 18、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 1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 20、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 21、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
  • 22、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 23、译文: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
  • 24、3 0、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 25、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 26、译文:思想分散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心思不专一认识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会疑惑。专一于道,并用来帮助考察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被认识了。一个人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尽力去做了,就能做到身美,凡万事万物的道理,都不能执两端而得,所以明智之人选择一端而专心以赴。
  • 27、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2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29、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 30、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 31、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 3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 33、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 34、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 35、6、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 36、译文:天地和谐,万物才能生长,阴阳相接,世界才能变化,人的天性和后天的礼义结合,天下才能能到治理。天能产生万物,却不能治理它;地能养育人,却不能治理人;世界上的万物和人类,必须依靠圣人制定礼法,然后才能各得其位。
  • 37、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 38、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

  • 3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 4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 41、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 42、译文:做了却无益于成功,追求却无益于得到,忧愁却无益于解决危机,对于这样的事,就应当将它抛弃得远远的。不因为它而妨碍自己,也不让它对心有片刻干扰。
  • 43、1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 44、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 45、译文:音乐生于人心,感人的力量最深,改变人的情感也最快,所以先王非常谨慎地制定音乐。音乐中正平和,百姓就和睦而不至于淫放,音乐严肃庄重,百姓就整齐而不陷于纷乱。
  • 46、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 47、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8、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49、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 50、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 51、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 52、译文:思想分散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心思不专一认识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会疑惑。专一于道,并用来帮助考察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被认识了。一个人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尽力去做了,就能做到身美,凡万事万物的道理,都不能执两端而得,所以明智之人选择一端而专心以赴。
  • 53、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
  • 54、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55、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 56、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57、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 58、1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