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023-04-03 09:38:07
7091
- 1、對三宝应有敬畏之心,哪怕你再不信,至少你做人要有个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要有个敬畏心。恭敬心是要培养的,但是你至少要有个敬畏心吧?古话说:头上三尺有神灵,不管你信不信,因果规律是不昧的,所以要把心结打开,心结不打开,你不会珍惜佛法。
2、施食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米、食物、好吃为食;第二层次,以施食法会的觉悟及我们的发心、大悲心等功德体为食;最圆满的第三层次,安住在报身的修法里,如果以这种高能量施食,众生一沾边就解脱。施食用的火观想成法会产生的智慧火,观想智慧火融入大悲的米,遍满大地虚空界。
- 3、什么叫苦呢?就是在境界当中,而不知回归我们的本源。这个心体,这个心”是大方广的,这个心的宝藏、功用是大方广的、是华严、是无障碍、是解脱、是极乐。但是众生不知道这个心之后呢?就迷失在境当中,就随境流转,这就叫轮回”的相,六道的轮回就是因为我们在境当中而迷失了心。
- 4、心是很奇妙的,心能造一切。相是我们心造的。佛陀悲悯我们,让我们找到心。在苦难中不知道回归本源。心是大方广,是无障碍,是解脱。众生不知心,随境轮转,在境界中迷失心。
- 5、凡事不必太在意,一切随缘随心,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
- 6、地藏菩萨与阿弥陀佛是一还是二?都是一样的。佛佛道统。体就是地藏,相是无量光无量寿,作用是广度一切众生,国土是极乐世界。佛国都是连成一体的,就怕去不了。懂了,千差万别一时通,不懂,以凡夫心徒然分别。
- 7、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 8、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 9、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无形之父母。孝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小孝,在父母膝下承欢;第二孝为大孝,实现父母的心愿;还有一种最大的孝,就是佛弟子出家,如佛教中佛陀第一次回家就带爸爸证得法眼净,此外,为世界打开了解脱之门,造福了全世界,探索生死根本,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
- 10、爱是有限度的,一旦透支,会让人失望。与其到时弄的伤痕累累,倒不如在没有透支的时候,选择离开,这样在离别的日子里,还能彼此怀念!
- 11、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2、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 13、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 14、佛法所讲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放弃很多,包括事业、家庭,而真正的放下应该是放下对它的执念。
- 15、春也,初雷数声,残冰几块;近郊紫红,远山青黛;飞絮竞逐,游丝相赛;粉蝶恋花,黄蛱绕菜;窗外燕舞堪怜,柳底莺穿可爱;鸟鸣春眠无觉,花落未归犹在。
- 16、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 17、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18、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 19、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 20、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 21、唯识学跟中观学哪个高?”如果从学问上讲,可能觉得中观比较高,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理解的。唯识是弥勒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唯识是在世俗谛角度上讲的。中观是文殊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中观讲远离四边八戏的佛性,是在胜义谛上讲的。他们俩个归根结底讲的都是:佛性到底是什么?法无高下,对机者优。
22、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 23、我的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 24、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 25、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 26、對三宝应有敬畏之心,哪怕你再不信,至少你做人要有个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要有个敬畏心。恭敬心是要培养的,但是你至少要有个敬畏心吧?古话说:头上三尺有神灵,不管你信不信,因果规律是不昧的,所以要把心结打开,心结不打开,你不会珍惜佛法。
- 27、人就是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巴中,这样就会失去自己的愿力。
- 28、幸福乃精神范畴,智慧乃生命精华。一个人要不断地增加自己智慧的境界,如果活到老都没有增加智慧,那这个生命就被浪费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根本。对社会来说,佛教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文明,这叫文化软实力”。
- 29、脱离轮回,见境知道一切因心而显,应回归我们的心。心地宝藏需要回归返照。境是苦的,逼迫的,心是自由的。心是解脱,觉悟,境是束缚、迷失。一切众生具足一切诸佛德相。
- 3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 31、只要有佛法僧三宝,就有福禄寿三星,你信不信?请问你们吃不吃牛肉?不吃牛肉,好!福禄寿三星曾经发过愿:如果有人不吃牛肉,我就在他们家里。你们喜不喜欢福禄寿三星?如果你要吃牛肉,那就等于你亲自把福禄寿给赶走了。
32、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 33、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 34、忍有众生忍、法忍、无生法忍。菩萨所修的,有喜忍、悟忍、信忍,所以忍法里面,修行的不同境界对应忍的内涵不一样。我们现在至少要做到,不去犯能产生苦的法,这也是一种忍。
- 35、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叶生生相惜,永世不见。
- 36、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 37、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 38、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 39、發心在寺院里打扫卫生,非常好。这个打扫跟你在自己家里打扫是不一样的,以前佛陀也说过,在三宝地扫一扫帚,相当于把地球扫干净的功德。那我们就好好地扫,净除自己无量劫来的罪业,为自己扫,为家人扫,为三宝多做功德。
- 40、人有身、心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物质,后者是精神。没学佛,只看到肉体的一部分,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陷入恐惧当中,然后就用贪嗔痴来填补这个恐惧,错用了因果。如果能够觉悟到精神层次的佛性,修身养性,戒恶修善,完善人格,就是你永恒的财富。
- 4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2、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 43、从来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刻,心无去处,空寂寂的,读雪小禅的文字,是一种心灵鸡汤,我坐在马路边的昏黄路灯下,一边听着嘈杂的人声,一边想着雪小禅在雪地里悠闲自在散步的样子,再看面前来回拼了命要减肥的女子,我竟然笑出声,我知道,这笑声里透着茫然,和一个人时的深幽…
- 44、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 45、人的不幸,在于无视自己所拥有的。对失去的念念不忘,对未得到的耿耿于怀。
- 46、禅语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 47、人就是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巴中,这样就会失去自己的愿力。
- 48、心是很奇妙的,心能造一切。相是我们心造的。佛陀悲悯我们,让我们找到心。在苦难中不知道回归本源。心是大方广,是无障碍,是解脱。众生不知心,随境轮转,在境界中迷失心。
- 49、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 50、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 51、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52、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 53、佛法所讲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放弃很多,包括事业、家庭,而真正的放下应该是放下对它的执念。
- 54、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 55、生活提醒我们,恨是生活的负担,不要把人生活成一腔幽怨。生活的小清新,是把生活的苦难如何化解,是把那些风起云涌的烦恼如何变得风平浪静。花开是精彩,花落是坦然,这就是人生。
- 56、出家人得到社会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尊重,因为他們是正能量的源泉,你对三宝敞开心灵,你恭敬虔诚的时候,这个正能量就自然流进你的生命里了。大家看到出家人,自然就有人会合掌,会念阿弥陀佛,去寺庙里,还会磕头行大礼。
- 57、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 58、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 59、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 60、地藏菩萨与阿弥陀佛是一还是二?都是一样的。佛佛道统。体就是地藏,相是无量光无量寿,作用是广度一切众生,国土是极乐世界。佛国都是连成一体的,就怕去不了。懂了,千差万别一时通,不懂,以凡夫心徒然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