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三毛 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

  • 1、都说人与人之间是需要距离的,即使关系再亲密,像夫妻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也不能决定对方的人生。有时候知情识趣,各退一步,换位思考一下,日子才能过得好。
  • 2、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的生命。
  • 3、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 4、“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 5、父母的恩情,像天一样高、像海一样深。做子女的,穷尽一生也报答不完。善待父母,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教养。
  • 然而,每当你想家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吵架,而是那些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
  • 6、然而,每当你想家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吵架,而是那些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
  • 7、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 8、女人有女人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了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沉淀渣滓。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 9、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 10、我们常把火焰来比恋爱,这个比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贴切。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肥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
  • 11、杨绛在与钱钟书订婚前,曾经劝他征求父母的意见。
  • 12、钱瑗(乳名圆圆,原名钱健汝):她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长大了,她会照顾、陪伴父母,会像“妈妈”一样管着母亲,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
  • 13、然而,每当你想家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吵架,而是那些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
  • 14、纯正的目的不妨有复杂的动机。义正词严的叫喊,有时是文学创造力衰退的掩饰,有时是对人生绝望的恼怒,有时是改变职业的试探,有时是中年人看见旁人还是少年的忌妒。

  • 15、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 16、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 17、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畅适,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有还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将不好的。
  • 18、☑免费领!明月山百万电子消费券来啦!
  •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次出版。扩展资料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 19、《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次出版。扩展资料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 20、然而不懂得知情识趣的家庭,就像一个一点就燃的炸药桶,伤人伤己,情感也在相处之间一点点被磨灭。
  • 21、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畅适,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有还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将不好的。
  • 22、同样的,第二张也有着大量的梦境,包括所谓的古驿道或许也是虚幻的。开始的时候写的是钱瑗、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生活往事,在杨绛先生看来,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不会自己做饭,也时常的慵懒,不相干任何的事情。但是对于家来说,她有着无比的热心,她的女儿钱瑗,她的老公锺书,她等着他们的回来,但最后他们失散了。
  • 23、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 24、《胡适文集》共十二卷高清晰(PDF)北京大学出版社胡适文集.rar35MB用电驴下的!保证可以下!下不了你找我收起

  • 25、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 26、后来天遂人愿,二人果然有了阿媛。钱钟书心满意足,又对杨绛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媛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媛呢?”
  • 27、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
  • 28、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 29、家庭百态,终究不过是一个“趣”字。家庭的趣,平平淡淡,温温润润,却又给人震撼,那是最珍贵美好的记忆。
  • 30、女院长就为我介绍了斯班斯大夫。他家的花园洋房离我们的寓所不远。
  • 31、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原本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绛先生写父女俩,钱钟书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 3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 33、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 34、侯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高声说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

  • 35、然而,每当你想家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吵架,而是那些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
  • 36、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完之后,心情非常压抑。但是第二遍看完,忽然又觉得无比温暖。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有点玄幻,读起来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感觉好像在现实中,又像是在虚拟中。但是,她的写作手法却给人无比真实的感觉。后面基本记录着二人或单人的日常小美好,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就会思考很多。仅仅读了一遍,你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的道理很多,就像一座开采不完的宝山。
  • 37、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 38、"1997年春8月阿媛去世。1998年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那么轻易的失散了。"
  • 39、“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 40、作为夫妻,钱钟书与杨绛也吵过架,在出国的轮船上因为法文读音而吵架,结果输的人觉得很无聊,赢的人也觉得无趣,但他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商量,觉得没有争吵的必要。他们平静,所以幸福,幸福的他们仨常常互相安慰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 41、"他现在故意慢慢的走,让我一程一程的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句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 42、在异国留学时日子总是艰苦的,离家远走,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
  • 43、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完之后,心情非常压抑。但是第二遍看完,忽然又觉得无比温暖。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有点玄幻,读起来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感觉好像在现实中,又像是在虚拟中。但是,她的写作手法却给人无比真实的感觉。后面基本记录着二人或单人的日常小美好,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就会思考很多。仅仅读了一遍,你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的道理很多,就像一座开采不完的宝山。
  • 44、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我们仨》书中,钱瑗为父母做菜
  • 45、《我们仨》书中,钱瑗为父母做菜
  • 46、然而不懂得知情识趣的家庭,就像一个一点就燃的炸药桶,伤人伤己,情感也在相处之间一点点被磨灭。
  • 47、家庭百态,终究不过是一个“趣”字。家庭的趣,平平淡淡,温温润润,却又给人震撼,那是最珍贵美好的记忆。
  • 48、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 49、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 50、但矛盾总是会来的。钱钟书被家人要求去蓝田教书,可以方便侍奉父亲。而杨绛认为他在清华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且工作未满一年,怎么也不应该换工作。钱钟书也不愿意丢弃了清华的工作,但是他的亲人都主张他去,他也觉得应当去。是不是很熟悉的矛盾,或许在普通家庭早就吵起来了,但其实这件事很平淡的就过去了。
  • 51、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