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 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 2、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 1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1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1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 16、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 17、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 18、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20、尽信书,不如无书。
  • 2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22、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2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2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2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26、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2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2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 3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3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 3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3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38、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39、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 4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4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4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44、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 4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4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4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49、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 50、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 5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5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53、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 5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5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56、不迁怒,不贰过。
  • 5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 58、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