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散文】古文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同凤凰涅槃,要经历浴火焚烧才能获得新生;若想化蝶,便要走过坎坷崎岖的道路,承受脱胎换骨的痛苦。我们成长的过程何尝不是如此呢?想要成为有价值的人,就要经历磨难;想要奋发有为的成长,只有经历痛苦;在光彩夺目的成绩下,一定要有付出。
2023-03-08 04:08:23
8994
-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2)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 3、(答案)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1分)。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但常常会被名利压垮(2分)(意思正确即可)
- 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 5、对于爱我已经不爱,对于诗我已经放弃
- 6、(唐)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7、释义: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8、释义: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 9、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10、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巨澜。
- 1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 1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13、我骑着蚂蚁游走乡间
- 1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 15、截冈邀路出林塘
- 16、垂范高洁留人间。
- 17、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18、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 19、释义: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 20、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革命理想”为主题,选取的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言志诗。《石灰吟》表面是写石灰,实际是以石灰自喻,表明自己保持崇高品格的追求;《竹石》是为题咏《竹石图》而作,抒发了诗人对黑暗、污秽的社会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 21、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 2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语文君在上文也提及,对于同一种景物的描写侧重点相同,表达的情感也可不同,也即不同作者借同一“物”可以寄托不同的“志”。由此观之,“托物言志”要以特定的视角对事物进行描摹,从而将自己纷繁复杂且独特的感受或思考寄托于物。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 23、而对于曾经,我已经没有了回忆
- 24、沐风浴寒枝倍坚,
- 25、◇03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 2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8、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 29、爱会让人变傻,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爱。情感都是荒谬的,你一旦对某人付出情感,你就是愚不可及。 ——《成为简·奥斯汀》
- 30、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 31、读《石灰吟》,初感知。指名读与齐读结合,读楷书、行书、篆书、草书等多种字体的《石灰吟》。
- 3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33、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具有浓郁的象征性。二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句句又暗示着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 34、野花幽草满庭除,生意绵绵接太虚。独坐空斋无一事,呼童三径乐教锄。——宋·蔡格《山居十三首》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唐·杜审言《旅寓安南》
- 35、在明确所言“志”的基础上,首先要选好最能表达自己“志向”的事物。然后根据要表达的情感筛选具体物象,由“形似”到“神似”,找准“物”与“志”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从而凸显“志”。譬如写“希望”,我们会想到“太阳”“花朵”等物象,因为这些物象与所要表现的情志有着相同点或相似点。巧摹所“托”之“物”。
- 36、纵然身死尤遗直,
- 37、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38、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 3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40、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41、像那些石头和草木
- 42、沐风浴寒枝倍坚,
- 43、《菊花》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他表面上写的是菊花实际上写的是诗人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对菊花高洁、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 44、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 45、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 46、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 4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48、野花幽草满庭除,生意绵绵接太虚。独坐空斋无一事,呼童三径乐教锄。——宋·蔡格《山居十三首》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唐·杜审言《旅寓安南》
- 49、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 50、志指的是: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 51、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52、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53、这些平凡的诗,描写的都是花、草、竹、石之类的小物小件,但在这平凡中却折射出了伟大的光辉!
- 54、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梦想、志向或理想的寄托者.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清晰、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 55、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56、只有树上的鸟儿又蹦又唱
- 5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