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白,它不如铁骨素那般透彻纯净,它掺了紫色;说它紫,它比不上紫得妖娆的蝴蝶兰。更别说它美了,不过就是些斑斑点点。

  • 1、墨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就是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 2、舍南有柳纤纤在,不奈双蝉占取鸣。刘克庄《春暮·一亩青苔半落英》
  • 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5、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汪藻《点绛唇·高柳蝉嘶》
  • 6、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汪藻《点绛唇·高柳蝉嘶》
  • 7、历尽三寒含清香;
  • 8、苍苔白露生三径,古木寒蝉满四邻。刘长卿《郧上送韦司士归上都旧业》
  • 9、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 10、托物言志古诗词17首
  • 11、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韩愈《送灵师》
  • 1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学习诗人的高贵品质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 1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14、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15、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16、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刘沧《浙江晚渡怀古》
  • 17、译文:迎着八面来风张开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鸣叫飞翔的鹤。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 18、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9、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20、蝉吟古柳声相续,月入幽扉影正方。陆游《秋夕·浴罢纱巾出草堂》
  • 21、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 22、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 2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4、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 25、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 26、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 27、莫作沾泥絮,端如蜕壳蝉。方岳《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 28、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 29、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 30、翠眉蝉鬓转蓬去,颓墙缺甃劫火閟。刘基《泾县东宋二编修长歌》
  • 31、译文: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 32、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 33、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34、截冈邀路出林塘
  • 35、江浦荷花双鹭雨,驿亭杨柳一蝉风。杨基《省垣对雨有怀方员外》
  • 36、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郑谷《江际》
  • 37、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 38、早晚夕阳蝉,又噪长堤柳。纳兰容若《卜算子·五日》
  • 39、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 40、早是宫鞋鸳小,翠鬓蝉轻。王沂孙《锦堂春·中秋》
  • 41、南蝉抱树一时息,老鹤怀山终夜鸣。范梈《赠杨茂才》
  • 42、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 43、我骑着蚂蚁游走乡间
  • 44、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 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
  • 45、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
  • 46、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陈陶《句》
  • 47、小孤山坚固得犹如猛士在战场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单的臣子在末世时的艰难。明天我要登上峰顶,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会宽一些。
  • 48、为什么要一个劲儿地说它曾中途遭到抛弃,飘零沦落在荒凉的古狱旁边呢?
  • 4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50、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 5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5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53、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