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1、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 2、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 3、简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 4、全诗意思: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 5、(4)学生再读古诗,思考:①路上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低落的心情?②他的心情如何?
  • 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 6、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 7、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8、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 9、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 10、由此,你或许还可以将其创造性地解读为:美好的事物终究是不会被束缚住的;真正优秀的人才终归是要冲破阻碍,脱颖而出的;自由的思想总是要竭力打破禁锢,冲破牢笼的……
  • 11、一样春花,为何两样情怀?
  • 12、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 13、《咏柳》是首咏物诗,首句抓住了柳树的碧绿如玉特点,次句进一步写嫩绿的柳条,第三句陡然一转,问细叶为谁裁出,最后把春风比作为剪刀作结。比喻恰切,想象新奇,极其生动细致地歌咏了初春柳树新长叶时优美的姿态。
  • 14、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 15、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 16、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把杨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二月的春风被诗人比喻成一把剪刀,细细地剪裁出了那些嫩绿的柳叶。
  • 17、“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 18、乐燎原: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上海交大附中。2010年以来,连续六年受邀在《当代学生》杂志撰写“赏诗品词”“故典今读”等专栏文章。
  • 19、“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 20、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 21、《咏柳》的意思是:嫩绿的柳叶像是碧玉一样,装扮了高大的柳树。千万条下垂的柳丝就像是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全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树拟人化,把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
  • 2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不能够回家扫墓的人落魄断魂,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山村。
  • 24、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 25、结合情境,融情于景。
  • 26、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 27、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 28、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 29、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乐,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 30、《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 31、《咏柳》的意思是:嫩绿的柳叶像是碧玉一样,装扮了高大的柳树。千万条下垂的柳丝就像是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全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树拟人化,把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让柳树的形象看起来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抓着了垂柳的特征,把春风比作剪
  • 32、“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 33、作品赏析:此诗通过刻画唐末时期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乱世初定后人们沉溺于短暂安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之情。全诗暗用前人诗句,运用反衬手法,语言清新,抒情委婉。
  •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34、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 3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 36、“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 37、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 3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
  • 39、公元744年,这是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一年,两个年轻的诗人在长安街头第一次碰面。后人形容这是一场“中国文学史的伟大艳遇”,艳遇的两位主角,是李白和杜甫。两颗巨星的相撞,让公元744这个数字仿佛只为两人而生,以至于后人似乎都忘记了,这一年,一位诗人悄然逝去。这个人就是贺知章。
  • 40、导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41、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 42、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在历经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迁居四川成都草堂。

  • 43、②教师播放音频范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感悟节奏,感知作者感情。
  • 4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游子吟》
  • 45、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诗文赏析:
  • 46、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 4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人们做好各种好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 48、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人们做好各种好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 49、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 50、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 5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乌衣巷》
  • 52、他三十六岁便高中进士,考了个状元,而且是浙江有史以来第一位状元。此后的贺知章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临到辞职还乡的时候,皇帝亲自赠诗,太子率百官送行,这一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 53、只觉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 54、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春天的美丽,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还有孩子们在快乐地放风筝。
  • 55、“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 56、简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 57、(3)同桌交流,借助课件注释想象画面梳理诗句大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