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扬娜拉赏析【推荐101句】
2023-02-22 00:49:51
2441
- 1、是画眉,是知更?像是滴滴的香液,
- 2、但是如果我们将诗歌做这样的改动:
- 3、想象一下,在每次会面之后,在每次拜访、慰问、祝贺、争吵、甚至决斗之后,在每一次交流之后,总能够看到对方弯下腰对你说一句“沙扬娜拉”——字面意思是“就这样吧”——这种稍带遗憾又趋于完美的感觉徐志摩的小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短短五句,却包融了无限的离绪和柔情。
- 4、我爱慕她们体态的轻盈,
5、诗的伊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贴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象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样。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当是全诗的诗眼,使用矛盾修辞法,不仅拉大了情感之间的张力,而且使其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
- 6、●徐志摩|《为要寻一个明星》
- 7、回到《沙扬娜拉》吧。
- 8、这首送别诗仅有短短的五行,却把一份别离的轻愁和依依不舍的缠绵写得净透。尤其是,它干手净脚地排除掉一切枝节,紧紧抓住日本女人温婉娇羞的动人特点大书特书,让人印象深刻。
- 9、碧波里那掩映着她桃蕊似的娇怯——
- 10、如果你期待在此提高学识,想以诗会友,
- 11、还是从诗人的写作时间说起吧。大家还记得徐志摩的《月下雷峰影片》吧,那首诗的写作日期是1923年9月26日,是那年中秋的翌日。我曾给大家介绍说,那段时间徐志摩因祖母去世居家服丧,静极思动与胡适筹划组织了一干文化名流钱塘观潮的盛会。而《沪杭车中》的写作时日是在一个月之后了。因挚友胡适时在杭州西湖烟霞洞疗养肺病,志摩少不了常去杭州探望胡适。从志摩家乡硖石到杭州是在沪杭火车道上,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车上的时候写成的。
- 12、如果说《沙扬娜拉》这首小诗只是徐志摩传神感受和细腻笔法的一种小试牛刀,那么,接下来的《再别康桥》一诗则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 13、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14、首两句无疑是本诗的诗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在水面上无所依凭、不胜风力的水莲花比况日本女子欲说还休的娇羞和离愁可谓以神带形,形神兼具,极具画面感和传神度,动人心魄。
15、舟人,你们享尽山水的清幽,
- 16、投稿请直接回复或发送电子邮件到
- 17、徐志摩恐怕是中国现代文人中最会享受生活、享受爱情、享受能够落到自己身上的幸福的人,尤其是在和女人的交往上,也最充分地实践了他所追求的爱、自由、美,“潇洒”一词恐怕是其人其诗最突出的彰显了。
- 18、他一生交往的女人甚多,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则是最令人们熟悉的名字,但徐志摩却未能以与她们的情感交往写出较之《沙扬娜拉》更为完美纯净的诗来。我认为其中至为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徐志摩交往的所有女人都不及《沙扬娜拉》中这位日本女郎这般特别:
- 19、在回国后撰写的《落叶》一文中,他盛赞日本人民在经历了毁灭性大地震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的勇毅精神,并呼吁中国青年也要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 20、沙扬娜拉!
- 21、
- 22、《私语》写秋。徐志摩笔下所流淌出的秋天私语,惆惆怅怅。彼时,那个他视为灵魂伴侣的少女已经不辞而别,过了一春,已然是秋。孤独的诗人,满怀忧郁漫步在秋风秋雨的康桥,昔日的情思,又从心底涌出。昨天的欢愉,要到哪儿去找,今天的惆怅谁又能将它轻轻拂去?……
- 23、健康,欢欣,疯魔,我羡慕,
- 24、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25、比如熏风与花香似的自由,
- 26、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 27、“乌塔”:莫讪笑游客的疯狂,
- 28、【沙扬娜拉赏析】沙扬娜拉!
- 29、黄金似的散布在扶桑的海上;
- 30、年11月2日
- 31、但实际上就这首诗所烘托的整个氛围而言,它是否情诗已不重要,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还无或似无还有的影影绰绰已尽在其中。
- 32、“一低头的温柔”已足以令人心旌摇荡,而“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更不是一般的友人告别可以领略到的风致。女人的“温柔”与“娇羞”是难以在自己的性别世界里产生特别的情感和美感效应的,而当她只将这一切尽情地展示给一个即将离她而去的异国男子时,一次并未言情示爱的寻常告别就融入了极不寻常的情感和美感内涵。
- 3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34、一束短诗,是徐志摩人生诗册里洒落的一串珍珠。
35、“甜蜜的忧愁”正好形容出那一种淡淡的怅惘和酸楚的离情,温柔的悲哀,缠绵的情意。一低头”与“不胜凉风”,还写出了人物的动态与气质。诗人很成功地捕捉了这些微妙特征,并以富于魅力的语言表现出来。
- 36、徐志摩这首诗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仅留这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 37、
- 38、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 39、首两句无疑是本诗的诗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在水面上无所依凭。
- 40、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五行,没过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外景烘托,却给人勾勒出了一个清新,朋友依依不舍分别的动人画面。沙扬娜拉是日语中再见的中文音译,如果这是一个女孩的芳名,那一定很受欢迎,这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
- 41、【沙扬娜拉赏析】赏读诗歌不仅是读懂诗意,更主要的是读出诗美、品出诗味。而诗美、诗味往往就蕴藏在诗人独具匠心的“敏感”地带。所以,发掘敏感的诗心就能抵达抵达最浓郁的诗情。
- 42、第1期: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 43、
- 44、●顾城|《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45、在草丛间成形,在黑暗里飞行,
- 46、名作欣赏40年精华读本——
- 47、●徐志摩|《在哀克刹脱教堂前》
- 48、像不逞的波澜在岩窟见吽嘶,
- 49、构成这首诗音乐美或易诵性的因素大致在于,七节诗每节四行,错行排列,每行两或三顿,除第五节外,四句押韵,自然而然地便抑扬顿挫起来。此外,首末两节体式相若,文句相若,同中有异,异中存同,起到了一启一收、旋律反复的作用。而无论是“轻轻地”,还是“悄悄地”,回环往复,烘托的恰是与《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相类的那一份以婉转和轻缓为底色的离愁。
- 50、楼上也太敏感了。不过是学生们闹着玩觉得新鲜,说一句日语的话,怎么就扯到民族精神上了?说一句日本话就没民族精神了吗?那那么多看日本节目,学日语,买日本货的人,又如何呢。不要跟韩国人学,韩国人是狭隘自私的民族沙文主义,甚至更甚于日本,如果有机会和实力,韩国人也会发动侵华战争,至少现在韩国就在对中国的文化发动无耻侵略。至于那个男生啥意思,根本没法猜测,只有你把当时的情况描述详细才可以,另外,对于故弄玄虚的人,往往是无法猜的。
- 51、不胜风力的水莲花比况日本女子欲说还休的娇羞和离愁可谓以神带形,形神兼具,极具画面感和传神度,动人心魄。
- 52、这首诗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它的拟人拟物与比喻,都既弥足新颖,又很恰切自然。像第二节将“金柳”拟人为“新娘”,第三节将“我”拟物为“水草”,最大化地将我对“康桥”一草一木的喜爱和留恋烘托了出来。而第六节以能发声的“笙箫”表现无声的“悄悄”,更是出奇制胜,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那份小心翼翼和对别离的不忍逼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 53、此时此境的诗人,在诗中对“上帝”表达了怀疑,“上帝”是谁?与其说是诗人并不陌生的西方神圣,还不如说是诗人终其一生所寻求的”“单纯信仰”,那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为了这一信仰,“攀登了万仞的高冈”,不惧怕“荆棘扎烂了”衣裳,为了这一信仰“向坚硬的地壳里掏”,沉向“无底的深潭”,然而所爱终还在“飘渺的云天外”。
- 54、三个月的朝夕相处,一老一少两位诗人情同父子,成为异国忘年好友,成为彼此一生的朋友。1924年6月29日,泰戈尔访华结束后,徐志摩又陪同泰翁访问日本,并把他送到香港,才依依惜别。
55、其次这层敏感中还包含着诗人将物态人形化的能力。诗人将凉风中轻微颤动的、娇嫩的水莲花的形态,人格化为日本女郎特有的“娇羞”的情态。年轻女性呈现“娇羞”情态时,除了会脸红,也还往往伴有低头、含胸这样轻微的体态变化。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二者的相似之处:①下意识不知觉;②幅度小不易察觉;③一过性,持续时间短等等。然后将这种特征相似的“物态”与“人情”关联在一起。从语言层面看这只是一种修辞技巧的运用,从创作思维说则需要具有一种能够穿透“物态”与“人情”的敏感。
- 56、当然,徐志摩的诗里总是有爱的。写作《私语》时的徐志摩已经邂逅了少女林徽因,他的诗情勃发的康桥的日子里,也一定是受到了爱的鼓动,泛滥着情思。
- 57、徐志摩与泰戈尔、林徽因
- 58、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将榆荫下的清泉一潭比作“天上虹”,在虚拟中与梦相接,通过想象中的“寻梦”与撑船畅游,整首《再别康桥》的气氛被推向高潮——
- 59、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60、泰戈尔一行的到来,最喜出望外的是徐志摩,讲学社请他做全程接待,并照料泰翁。泰戈尔在华日程安排充实有序,徐志摩是旅伴也是翻译。泰翁初抵上海,参加各种活动之余,热情的徐志摩就陪同泰戈尔去了杭州,游了西湖和灵隐寺。
- 61、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 62、若以倒数第二诗句中“蜜甜的忧愁”五字来印证或界定这两句诗,很容易便会导出这极有可能是一首情诗的推理。但实际上就这首诗所烘托的整个氛围而言,它是否情诗已不重要,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还无或似无还有的影影绰绰已尽在其中了。
- 63、“诗间寄情山水,歌中浸染柔情”,本期与慈江老师一起,共赏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再别康桥》两首诗。
- 64、几天后的11月6日,辞别印度寂乡的泰戈尔,诗人已是中国海航路上一艘客轮的归客。他忍不住再回首,回首处,洒落下的就是注定留芳百年的《再别康桥》……这是后话。
65、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访问结束归国,日本女友人前来送行,身着日本和服,盘着秀美的头发,举止温柔,步履轻盈,向诗人挥手告别,表情中带着几分羞涩和不舍,相处的那段日子如蜜般甜美,如今就要分别,一种莫名的忧愁涌上心头。诗人以神传情的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久久回味。
- 66、我献致我翅上美丽的金粉,
- 67、这依然可以表达道别之意,但首先是画面的风格发生了变化。这时的画面是写实风格,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女性形象;而原诗则是水墨意境,是“人面莲花相映叠”的感觉,画面构图的层次也更为丰富而有交错感,更能衬托离别时的迷离情绪。其次是道别之情的变化。这时诗人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在冷静地观察、叙述女郎的不舍;而原诗表达的则是诗人对美丽女子的依依惜别之情。
- 68、●序|《斯人志摩》
- 69、想赞美那别样的花酿,我曾经恣尝——
- 70、我们是阅读就是力量,欢迎订阅,欢迎把打动您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
- 71、我记得扶桑海上的朝阳,
- 72、徐志摩的诗大多浪漫飘逸、感受深切、意蕴隽永,注重抒发个人情怀,寓人生哲理于文字的美感之中。
- 73、我不辨——辩亦无须——着异样的歌词,
- 74、与张幼仪是在旧式的婚姻体验中明确走向无爱,与林徽因是在明知不能爱而又明白爱过之后只将真爱化作二人存于心底的默契,与陆小曼是在热烈而又大胆地爱过之后将其变成了婚姻的现实,而与诗中这位女郎的情感交流则既没有给我们以爱的确证,也同样没有给我们以非爱的确证,甚至至今是一桩无名的悬案。
75、看阔翅的鹰鹞穿度浮云,
- 76、
- 77、我欣幸我参与着满城的花雨,
- 78、《阔的海》的写作时间,一直没能确定。但这首诗是被收入徐志摩生前自选诗集《猛虎集》的。这是徐志摩的第三部诗集,也是其生前的最后一部诗集,收入的是他1927年至1930年的作品。
- 79、若以倒数第二诗句中蜜甜的忧愁五字来印证或界定这两句诗,很容易便会导出这极有可能是一首情诗的推理。
- 80、《沙扬娜拉》写于1924年7月,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仅留此一首,题作《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 81、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读睡诗社自成立起,发起了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为诗友免费出版合著诗集,这项活动得到诗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版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 82、为帮助大家提高人文素养,开拓眼界,博雅君开设专栏,邀请于慈江老师每周鉴赏和点评一首诗歌——在倾情朗读名篇佳作的同时,解析写作特征、情愫表达。
- 83、我爱慕她们颜色的调匀,
- 84、蝴蝶似的光艳,蝴蝶似的轻盈——
85、“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诗人首先摄住了日本女郎“一低头”的美感,我们虽然难以具体把握她的年龄、体态和容颜,但“最是那”已传达出诗人的心动神驰,因“一低头”而愈益彰显的“温柔”已成为他最美好的记忆,而“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则把“一低头的温柔”的美感体验作了具象化的延伸,从而让美有了色泽,有了质感,更有了鲜活无比的精神情态。
- 86、沙扬娜拉那首徐志摩的诗你有没有读过呢?徐志摩在诗中可是有一种不舍的感情在里面呢。除了再见这个表面的意思外,他更多的是不愿意,不舍得。怎么说呢,有在乎的意思在里面吧。什么时候要是你对别人说了,也许就意味着你在乎了那个人。孩子,这是感情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 87、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88、配音演员、导演;上海领声文化传媒演员、导演;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特聘表演系客座讲师;国家中级心理分析师;上海迪士尼乐园中文导览女声;上海市图书馆特培训中心特邀培训师;香港明日艺术教育戏剧教育中级培训师;英国华威大学绘本戏剧工作坊认证学员;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故事家协会会员获全国故事大王称号。
- 89、喝一杯“沙鸡”,朋友,共醉风光,
- 90、宁夏朗诵艺术学会理事,资深后期音乐制作者。
- 91、我是一只酣醉了的花蜂:
- 92、年春至1922年夏的剑桥时期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学步期。这一时期徐志摩的诗歌总体成就并不高,但它们特色鲜明,作为练笔,为日后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志摩心里的“剑桥情结”长期积蓄发酵,终于创作出了《再别康桥》这样的传世佳作。
- 93、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写作时期虽然是秋末冬初的11月份,它的整个背景却是草肥绿深的盛夏——所谓“榆荫下的一潭”,所谓“夏虫也为我沉默”。想来这应该是“康桥”最可人也最富于诗意的一季。诗人徐志摩也就很自然地将自己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与离愁别绪放置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抒发与咀嚼。
- 94、啊,那碧波里亦与她的芳躅,
95、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徐志摩一直相随在他身边。1924年5月29日,徐志摩又陪泰戈尔一行前往东京讲学。在访日期间,徐志摩写了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1928年8月,徐志摩自己将《沙扬娜拉十八首》的前十七首删去,仅保存了最后一首,即这首副标题为“赠日本女郎”的诗。
- 96、这是怎样的一种畅怀与放浪呀,又是怎样的一种浮想联翩与异想天开呀!然而,物极必反,这样一种想象中“放歌”的忘形尚未实现便戛然而止,一切收拢为悄无声息和静默,“我”悄然而别——虽不伤悲,但自有一番黯然在心头。
- 97、因此,我们虽然缺乏对日本女郎身姿情态的具体把握,但我们触摸着诗歌婉曲的语言就像触摸着这个日本女郎曲线的身体,也触摸到她流淌的心河一样,我们于温暖的柔情中感到一点清纯的凉意,又在丝丝凉意中感到丝丝温暖,当然,我们也更真切地感到了诗人被激活的心和难以平息的心潮。
- 98、徐志摩的爱情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的诗作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既有新月诗人所共有的绅士风情,又有许多文人所不及的灵活多变、挥洒自如的才子气度,所以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既不是郭沫若的热烈疯狂,也不是闻一多的庄严沉重。
- 99、首先包含着诗人超出一般人的“物”感。诗人对凉风中水莲花的形态有着细腻而准确的观察和认知。水莲花花色淡雅、花瓣娇嫩。凉风中的水莲花会出现轻微摇曳的身姿和微微抖动的花瓣。但是这种摇曳和抖动的幅度可以说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水莲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并没有荷花那样高出水面的枝叶。对这种肉眼几乎观察不到的物态及其变化的把握,正是诗人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不同凡人之处。
- 100、灯影里欢声腾越,“阿罗呀喈”!
- 101、《沙扬娜拉》、《私语》、《阔的海》、《他眼里有你》、《沪杭车中》,诗成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我们把这五首诗罗列在一起品评诵读,会有时空穿越之感。1922年至1928年,六年的时间似乎不长,但对于徐志摩来说,却萃取了他人生的精华,他像一颗明亮的新星,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他又像一阵异样的风,吹乱了生活,也惊艳了人生。六年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志摩的变化很多,但不变的是他的赤子之心,淳朴、率真、风趣和热情包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