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条)孔子的语录

  • 1、
  • 2、
  • 3、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 4、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 5、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想法和体会。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8、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 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1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11、·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不分族类。
  •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君子中不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 1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论语·述而篇第七》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
  • 1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篇第六》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非常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 15、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 16、《列子·天瑞第一》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等待;都知道厌恶死亡,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
  • 17、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 18、·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 19、
  •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2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 2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人都没能侍奉好,还谈什么事奉鬼呢?
  • 25、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 26、道不同,不相为谋。
  • 27、
  • 2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3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
  • 3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3、
  • 34、万题库·2018省考笔面全程班
  • 3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第八》教育的要点是开始于诗教,立足于礼教,完成于乐教。
  •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第六》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38、
  • 39、
  • 40、·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第八》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 41、解释:默默地记住,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 42、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 43、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 44、言必信,行必果。
  •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 4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第四》如果早上悟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4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50、

  • 5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 52、
  • 53、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 5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 55、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 56、·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列子·天瑞第一》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反对了。
  • 5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58、解释: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 5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 60、

  • 61、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63、·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饮食之间。《庄子·达生》人所最可怕的,还是枕席上的姿意在饮食间的失度。
  • 6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 6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 66、·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 67、·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志向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谋划大事了。
  • 68、万题库•2018省考名师系统班
  • 69、
  • 70、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 7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篇第六》品质多于文采,就会粗野;文采多于品质,就流于虚浮。
  • 72、
  • 7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7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75、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 7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 77、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 7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 7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80、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 81、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 82、这句是孔子流传千古之名句了,奇妙的是这句话随便放之四海都皆适用,永不过时。
  • 83、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以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8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斗,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 85、
  • 86、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 87、解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 88、·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而不担忧贫穷。
  • 89、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9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9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 92、
  • 9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94、·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植弓》子路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 95、·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政的意思就是正。您带头走正路,谁敢不正呢?
  • 96、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 97、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 9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