⑪见事——了解事情的发展情况
2023-02-12 13:43:54
3996
- 1、翻译: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 3、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 4、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 5、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议事,很惊讶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而朋友,然后分别了。
- 6、(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 7、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 8、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 10、第一层: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11、“孙权”是主语,“喻”是谓语中心语,“吕蒙读书”是宾语.“孙权喻吕蒙读书”是个主谓短语,其中的宾语“吕蒙读书”也是一个主谓短语.
- 12、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 13、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 14、“蒙辞以军中多务。”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读书啊——这是吕蒙不肯学习的理由。确实,三国纷争时期,战争形势变化莫测,为将者静下心来读书确实很难,不仅当年吕蒙有此顾虑,即使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干部为没有时间学习而“叫苦”,作为自己不学无术的借口。
- 1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16、【孙权劝学译文】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 17、宋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
- 18、(艺术特点)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19、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 20、金钱和权利,不等于才能与气质。
- 21、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 22、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⑪别:告别。
- 23、东吴国君孙权对他说:“你现在担负着重要职责,应该多读一些书,增长学问,提高自己。”
- 24、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 25、(做善事就会有善报,做恶事就会有恶报)
- 26、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 27、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
- 28、⑦孰——疑问代词“谁”
29、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 30、宋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
- 31、今者:如今,现在。者,用在时间词后面,表停顿,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 32、刮目相待:拭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 33、(艺术特点)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 34、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 35、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 36、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 37、才略:才干和谋略。
- 38、后来,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谈起事情,不禁十分惊讶,他对吕蒙说:“从你今天表现出来的才识智略来看,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你真是发现得太迟了!”之后鲁肃拜访吕蒙的娘亲,和她相谈甚欢,甚至结交成为了好友,最后才先见恨晚地离开了。
39、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40、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 41、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 42、翻译: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 43、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 4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45、凡是登途者,都是福薄人。
- 46、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
- 47、毛泽东的办公桌上,餐桌上、茶几上、床上,都摆了书。长征中,在马背上看马列的书。转战陕北时,让大白马驮着24史,每到一地,就拿出阅读。
- 48、(艺术特点)吸收韩愈诗歌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
49、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 50、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 51、邪:语气词,表示反问,译作“吗”。
- 52、(艺术特点)吸收韩愈诗歌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
- 53、后来,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谈起事情,不禁十分惊讶,他对吕蒙说:“从你今天表现出来的才识智略来看,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你真是发现得太迟了!”之后鲁肃拜访吕蒙的娘亲,和她相谈甚欢,甚至结交成为了好友,最后才先见恨晚地离开了。
- 54、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 55、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