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是君子所有选择中最优的选择,根本无需去比;君子如果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多数人都支持他,政权稳定,为什么还要与人勾结?没必要多此一举。

  • 1、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
  • 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 3、点评:近朱则赤,近墨者黑。
  • 4、君子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感;小人傲慢狂妄,充斥着骄矜的气息。
  • 5、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 7、“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见宋•欧阳修《朋党论》。同道:共同的道德规范。朋:结党,成群。同利:私利相同。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与君子以志同道合为前提结合在一起,小人与小人则因私利相同而勾结成私党。范仲淹曾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古以来,邪正在朝,各为一党。”因此,君子结为朋党与小人结党营私不同,于国无害,不可禁止。
  • 8、什么是小人呢?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会回答,小人就是喜欢背后害人的人,做事不够光明磊落,总喜欢搞一些阴谋。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朋友等等。这样回答,可以说跟小人是很接近的。因为小人做事总是有着自己一套思想,是丑陋的,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
  • 9、遇到一点困难就投降,见利忘义,经受不住考验,这是小人。
  • 10、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却难以讨他欢喜: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欢喜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总是量才而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却容易讨他欢喜: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也会欢喜;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总是求全责备。

  • 11、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
  • 12、如果你自然与君子存在差距,不妨这么想:
  • 13、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 14、而小人,他们内心常处在自卑和焦躁之中,他们的泰然是装出来的姿态,充满骄矜之气。
  • 15、孩子要赡养父母,可是父母不在了。
  • 16、树想要静止下来,可风却一直不停;
  •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18、品德高尚的人,看到别人的好事,一般都喜欢帮别人达成目标,见到恶事,一定阻止。
  •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
  • 19、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
  • 20、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君子自己省察自己,孟子对此曾说,君子要反求诸己,是否待人不忠等。自己反省以后而忠,那对方就是妄人而已矣,不必与他计校。

  • 21、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 2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23、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 24、君子日日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向下。
  • 25、君子能取长补短,协调各种不同的意见,但不盲从附和;小人只求完全一致(或盲从附和),不讲不同意见的协调。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深刻的哲理和高度智慧。
  • 26、王二小他不愿意出卖乡村村民,他敌人带进了红军的埋伏圈,结果王二小壮烈牺牲了,他的牺牲就得到了人们的赞扬,时代歌颂,这便是君子所为,大丈夫所为。王二小就是看得比汉奸远,他另可牺牲自己短暂的生命,也不要做汉奸,这便是大丈夫所为。
  • 27、作为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28、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 29、孔夫子处事待人有三个非常难得的风范
  • 30、君子以道义为第凡事不能违背道义,在关键时候,宁可舍弃生命也要维护道义。小人以利益为中心,凡事只看利益,在关键时候,为了利益,亲人朋友也可以出卖。

  • 31、而君子,大丈夫都是跟汉奸反着来的。比如我们的小英雄人物王二小,鬼子要扫荡一个村庄,被他碰到了,他却为了掩护村庄村民转移,故意欺骗鬼子愿意带路。
  •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 32、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 33、五伦当中,只要不能够感通,还是我们自己“德未修,感未至”
  •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35、解析:白话文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修身者必须以义为重,千万别在利上面,天天以利来,怎么能修身、怎么能修道?可以说,孔子这句话也是点出了一个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区别。
  • 36、这是孔子给君子、小人下定义的一句话。
  • 3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 38、《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 39、美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无告。
  • 40、小人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

  • 41、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注释)(1)怀:思念。(2)土:乡土。(3)刑:法制惩罚。(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评析)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 42、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 43、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鬼谷子
  • 44、好端端的一个爱好,却成为了人格卑劣的起源。以至于在学习、工作中,发现自己“比”不过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情绪,都不能用“嫉妒”来衡量了,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狠”。
  • 当一个人很重视味觉的时候,他的贪欲会愈来愈重!
  • 45、当一个人很重视味觉的时候,他的贪欲会愈来愈重!
  • 46、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 47、王二小他不愿意出卖乡村村民,他敌人带进了红军的埋伏圈,结果王二小壮烈牺牲了,他的牺牲就得到了人们的赞扬,时代歌颂,这便是君子所为,大丈夫所为。王二小就是看得比汉奸远,他另可牺牲自己短暂的生命,也不要做汉奸,这便是大丈夫所为。
  • 48、君子走投无路时,仍然坚持原则;换了是小人,就胡作非为了。
  • 49、君子有所敬畏,敬畏天道规律,敬畏长辈、领导,敬畏尊崇圣人的教导。小人不信天道规律,无所畏惧,目无尊长,对圣人之言视若儿戏。
  • 50、要跟一切有缘的人结善缘,要善了每一个因缘

  • 51、君子之交,气氛融洽,但同时保持自己对事情的独立见解。
  • 52、君子的胸襟宽广,对人宽容,没有仇怨。小人的心里时常有鬼,永远惴惴不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