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 2、阿罗汉虽然已经超越了生死,不再于轮回中流转,但其断证功德仅具一分,并未圆满,和佛陀相比起来,差距极远。
  • 3、个人的智慧只是有限的。——普劳图斯
  • 4、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5、在僧众共修时,如果有人中间以绮语中断念诵,影响他人,则会破坏全体僧众共修的功德,并且会损坏施主的福德资粮。对于说绮语的人来说,一边漫不经心地诵咒,一边交头接耳,绮语不断,这样会造下与舍法一样的重罪。
  •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6、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 7、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 8、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英格利希
  • 9、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10、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 11、佛祖释迦牟尼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当时喜马拉雅山麓一个小国的王子。少年时,乔达摩•悉达多就离家开始了修行。他走入丛林苦修,后走出丛林,饱尝人间的疾苦,受到各种历练。到29岁,乔达摩•悉达多终于大彻大悟,超脱了轮回和生死,成为了佛陀。佛陀出家前是释迦族人,牟尼是“智者”的意思,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智者”的意思。释迦牟尼不仅是释迦族的智者,他高尚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 12、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千世界能够遇见是微乎其微的机会,茫茫人海能遇见是十分渺茫的缘分,若不是上辈子相欠,今生又如何遇见,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没有平白无故的缘分,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或许我们所遇见的人,都是今生该遇见的人,或许我们今生要还的债,都是我们前世欠下的情,遇见谁,与谁相爱在一起,或许就是命中注定。
  • 13、保护和发展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的命题,但愿藏区的发展在不破坏它的原貌下能保留那些曾经的历史见证和老风貌,这样,今后进藏区想来看看的也有更多乐趣可以选择吧。看到这里,我又多句嘴,那些有进藏计划的童靴们,不要再犹豫了,要来需赶紧乘早,不然今后你懂的,随着交通的发展,估计藏区也是双节景点的那副恐怖模样,想看景发个呆怕是真要做梦去了!
  • 14、再见!羊湖,再见!梦里的“香巴拉”……
  • 1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 16、从这则公案可知,畜生亦有自尊心,受辱骂时尚感羞耻,不愿尽力,何况人与人之间,如受恶语中伤,岂能不因心灵受到打击而滋生报复之心?所以从众生相处互感的报应来看,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之亦然,骂人者人恒骂之,损人者人恒损之。这是由恶口伤人的业力必然回应而来的感受等流果。所以即便是旁生,如果我们能够慈悲爱护它们,它们也会懂得报恩,如果以恶语伤害它们,它们也会伺机报复,即使当时力弱无法报复,但此怨恨之气始终蕴在心田,若无对治,在未来世也必定会暴发出来。

  • 17、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设入大火,不应疑悔。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但丁
  • 18、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但丁
  • 19、邦达镇是个三路交叉地带,而邦达广场就坐落在三条路汇聚的中心点。318行驶至此,邦达广场往左就是著名的业拉山和天路72拐,往右则是G317方向。对于我们,往左还是往右,是个没得解无须解的问题。所以还是乖乖交出一路贴身的身份证,下车至前面的关卡接受检查点检查方能继续行程,因此,一般邦达镇这里会有小小的堵车出现,为了大家的安全,也为了藏区的安全,一切遵从藏区警察叔叔的安排,大家还是要有序耐心些。
  • 20、以布施为例,在作任何布施前,都应如是思维:为使一切众生成就佛道,我今行此布施。中间应以空性见安住或相似安住,知道布施的我本不存在,所施之物也无实有,而受施者亦如幻化,这样破除布施时的著相实执。最后布施的功德不为自求人天福报、权乘小果,唯愿以此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无上菩提,如是回向可以成就无量功德。《菩萨地论》云:“不要只是为了获得善报而行布施,一切的布施功德都应回向于无上圆满菩提之达成。”
  • 21、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波斯)萨迪
  • 22、又如一个女孩子,对容貌有着本能的我所执,在未被激发前,还有一种含蓄的害羞感,但若受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我执的膨胀会使她变得十分开放而无所顾忌。想象有一个机会:她打扮得风采迷人出现在大众的场合,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成了人们欣羡的视觉中心。虚荣心追求的效果得到了实现。此后我所执就会由于自我炫耀的满足而迅速升级。于是,她对自我形象的执著更会到达迷恋的程度,以至于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自己的包装和表现,时刻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23、【释迦牟尼名言】任何节约回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 24、佛说:天降大雨,每一个雨滴都互不相干,十分微小,却能成满很大的器皿。修学智慧也是一样,从微小开始,最后总会盛满很大的器皿。不仅仅盛满一件,还会盛满多件,这样逐渐增加,能够盛满无数的器皿。
  • 25、应身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在菩萨面前显现的他受用报身更极微妙。《观经》上讲,报身佛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具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而佛之法身更是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经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如来身亦复如是,遍一切处,遍一切众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国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
  • 26、眼前的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它也是藏区建筑最为杰出的代表。

  • 27、10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 2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 2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 保护和发展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的命题,但愿藏区的发展在不破坏它的原貌下能保留那些曾经的历史见证和老风貌,这样,今后进藏区想来看看的也有更多乐趣可以选择吧。看到这里,我又多句嘴,那些有进藏计划的童靴们,不要再犹豫了,要来需赶紧乘早,不然今后你懂的,随着交通的发展,估计藏区也是双节景点的那副恐怖模样,想看景发个呆怕是真要做梦去了!
  • 30、保护和发展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的命题,但愿藏区的发展在不破坏它的原貌下能保留那些曾经的历史见证和老风貌,这样,今后进藏区想来看看的也有更多乐趣可以选择吧。看到这里,我又多句嘴,那些有进藏计划的童靴们,不要再犹豫了,要来需赶紧乘早,不然今后你懂的,随着交通的发展,估计藏区也是双节景点的那副恐怖模样,想看景发个呆怕是真要做梦去了!
  • 31、最甜美的是爱情,最苦涩的也是爱情。——菲·贝利
  • 32、在僧众共修时,如果有人中间以绮语中断念诵,影响他人,则会破坏全体僧众共修的功德,并且会损坏施主的福德资粮。对于说绮语的人来说,一边漫不经心地诵咒,一边交头接耳,绮语不断,这样会造下与舍法一样的重罪。
  • 33、站在山巅高声一呼,山谷之中自然回声响应。只要余音未尽,回响就不会断绝。报应之理也是如此,在业还未消尽之时相续必感受现报、后报以及余报。如造杀生之业,剥切脔截、炮熬蚶蛎,飞鹰走狗射猎众生,就会堕落在屠裂斤割地狱之中,因为杀生的重业在地狱中穷年极劫备受剧苦。受苦完毕,又堕在畜牲中,作猪马牛羊驴骡鱼鸟,为人所杀,不得寿终,还须以身肉偿还杀债。在畜牲道中,又须历经千生万死。凭着微善,一朝得脱畜道而获人身,由杀业未尽又有住胎而堕、出生即亡,或者十岁、二十岁就夭折而死的。这短命的恶报就是杀生的感受等流果。
  • 34、求人帮助的时候,求穷人比求富人容易。——契诃夫
  • 35、阿罗汉虽然已经超越了生死,不再于轮回中流转,但其断证功德仅具一分,并未圆满,和佛陀相比起来,差距极远。
  • 36、寿量圆满:由宿世引业,感得长寿且能如引安住。

  • 37、一切菩萨疼爱的独子——有情众生陷溺于三界的不净坑中,如母如亲的声闻、缘觉虽见众生陷入生死之中,只能忧愁哀叹,却不能将其救出,只有商主菩萨不忍亲见爱子的陷溺,而奋不顾身,亲赴不净坑中将爱子救出。所以仅如母之悲尚不足够,需依悲愍,如父勇悍,发起亲自荷负救度众生之担的增上意乐。
  • 38、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 39、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中那些已经结束的事情。坦然放下继续向前。
  • 40、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 4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 答:事实真相本来即是如此,除了身心五蕴刹那刹那地变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体常恒的自我存在。虽然不存在实有的自我,但并非没有五蕴的相似相续,此刻的五蕴灭会引起下一刻五蕴的生,因位中五蕴的造集依缘起力会在果位五蕴上领受其报。而在名言之中,业的功能从来不会空耗,在因位上身心五蕴一切的造作仍然丝毫不爽地在果位五蕴上现前苦乐的果报。虽然没有实体的我,但并非没有身心的感受。
  • 42、答:事实真相本来即是如此,除了身心五蕴刹那刹那地变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体常恒的自我存在。虽然不存在实有的自我,但并非没有五蕴的相似相续,此刻的五蕴灭会引起下一刻五蕴的生,因位中五蕴的造集依缘起力会在果位五蕴上领受其报。而在名言之中,业的功能从来不会空耗,在因位上身心五蕴一切的造作仍然丝毫不爽地在果位五蕴上现前苦乐的果报。虽然没有实体的我,但并非没有身心的感受。
  • 43、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 44、经历了这一路的风尘,终达圣城,身体累了,心却飞了。离开拉萨自然有些不舍,但青藏线神奇的“天路”依然在后面翘首以待,所以,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远方继续……
  • 45、具体修白骨观,其过程分为三位:初习业位,次已熟修位,三超作意位。
  • 46、如是发起救度众生之心,然而仅有此心定不能成办,仅凭现在的能力,对一个有情也不能惠予圆满的利益,即使证得二乘阿罗汉果,也仅仅利益少数众生,且所施之利仅为烦恼的解脱,而非一切种智的证得。如是思维谁能圆满成办无边有情的暂时、究竟一切利义呢?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所以为了成办有情究竟之利,唯有自己发心证取佛位。

  • 47、TakeheartTibetjourney
  • 48、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奥斯特洛夫斯基
  • 49、大势名称圆满:具有广大的名声、极美的称誉,即对于慷慨惠施,具足勇健精进等的品德,由德之感召,成为大众所供养之处。
  • 50、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哈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