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 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 2、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 3、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而大不可。
  • 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 5、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 6、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 7、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 8、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 10、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 11、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 12、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 1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1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15、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 16、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 17、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 1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 19、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 20、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 21、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
  • 2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2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 24、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 25、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 2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 27、身体虽弱,却不过于爱惜;精神越是用还越精神;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觉时越快活。如果存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想进又想退,奄奄没有中气,决难成事。
  • 2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29、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 30、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 3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 32、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 33、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 3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 35、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 36、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37、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 38、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 39、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40、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 41、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 42、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 43、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 4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 4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 46、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 47、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4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 4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 50、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 51、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 52、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 5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5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 55、人生莫惧少时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