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 1、君子出于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会有任何的成见或私心,而小人出于私意,往往容易结党营私。
  • 2、“仁者寿”是有道理的,长寿很重要的几点:慈、俭、和、静!
  • 3、择交如求师,其处世戒骄淫
  • 4、君子与小人是政治意义上的人群之分,而非现在所指的道德层面上的区分。

  • 5、一个家庭兴衰的关键就在“勤俭”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7、设计这些杀人游戏的人,造的罪孽很大!
  • 8、修养德行,利世济民,治国为政,教化百姓,唯『诚敬』二字!
  • 9、一个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10、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 11、时时能观照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是对还是错,转念才有可能转境界
  • 12、一懒交十勤,不勤也要勤。
  • 13、一个孩子成长,人格的发展,根在家庭
  • 14、“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造字本义:两人并肩挨着。”所以“比”字,同样能够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但是更多了一层意思,表示两个关系亲密的人,连言行姿势都非常相似。

  • 15、有傲慢心、嫉妒心,就很难学到别人的德行与长处!
  • 16、“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造字本义:两人并肩挨着。”所以“比”字,同样能够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但是更多了一层意思,表示两个关系亲密的人,连言行姿势都非常相似。
  • 17、(2)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比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帮国之鬼神示。”
  • 18、如果你自然与君子存在差距,不妨这么想:对我等平民百姓而言,做君子也好,为小人也罢,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一个守法诚信与知足常乐的公民。
  • 19、(8)保全。比如骆宾王的《萤火赋》:“小智非周身之务。”保全自身意。
  • 20、辅助??现在这个社会那个治疗不是辅助啊地位低下??所谓的地位是你长期不懈,坚持圣光换来的我可以肯定的说,工会里那些坚持开荒,从不缺勤的任何职业,保证良好的RP,他们地位永远不会掉落的!
  • 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 21、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 22、古代用牛拉的叫大车,用马拉的叫小车。两种车都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车上的叫做“鬲”,小车上的叫“衡”。鬲和衡两头都有一个关键的部分,“輗”是“鬲”的关键部分,“軏”是“衡”的关键部分。车子没有这两个关键部分,自然无法套住牲口,那怎么能走呢?
  • 23、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
  • 24、太宗在看《群书治要》的时候,是看到心里面去了!

  • 25、南怀瑾《论语别裁》中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
  • 26、如果你自然与君子存在差距,不妨这么想:对我等平民百姓而言,做君子也好,为小人也罢,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一个守法诚信与知足常乐的公民。
  • 27、以君子的君子方式对待小人,远离小人,平时不冷不热,时而敲他一下。以小人的方式对待小人,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平时不轻易显山漏水,关键时候,一次整死,让他终身难忘。
  •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见《论语•为政》。周:团结。比勾结。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团结,却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却不团结。孔子认为君子以“义”合,所以团结就牢固持久;小人以“利”合,所以只是一时的勾结。这两句话若赋予新的思想,对我们择朋交友仍有积极意义。
  • 29、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 30、老子的老师“常枞”问老子的三个问题,对老子最后的教诲!
  • 31、人贵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 32、人一生当中最后悔的事,往往都是在盛怒之下做出来的
  • 33、诚信是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就像一辆车子一样,没有了“輗”和“軏”,缺少了关键的地方,怎么能前进呢?人也一样,没有了诚信,在这个世界上将寸步难行!
  • 34、《论语·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 35、(2)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比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帮国之鬼神示。”
  • 君子不计小人仇是君子就是指宽宏大量有涵养的人,不去和小人,就是追求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落井下石等的这一类人一般见识
  • 36、君子不计小人仇是君子就是指宽宏大量有涵养的人,不去和小人,就是追求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落井下石等的这一类人一般见识
  • 37、发到你的圈子里,让更多的人获益
  • 38、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就会被书上的东西所蒙蔽,容易上当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充满疑惑,是很危险的。”
  • 39、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中,孔子想表达的是,君子能够和所有人搞好关系,不刻意疏远一个人,也不刻意亲近一个人;小人呢?往往和一两个人走得很近,步调一致,因为这一两个人而疏远其他人。
  • 40、所以不用忿忿不平,放平心态,市场经济出价的就是大爷,别人几条虫等于咱们一秋的虫本,边上多围点人不正常吗,这不怪老乡势利,老乡抓虫是为了卖钱,换你也是同样的选择,不要凡事上升到道德高度看待别人,破坏自己的好心情,这对老乡来说就是买卖,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旅游一场娱乐。再者如果蛐蛐都能一眼看到底,那每年比赛也不用比了,大家比比虫本冠亚军就决出来了,你要相信漏下来的好虫有的是,10条好虫里大户至少会漏下5~7条,而不是2条,你一定会有局部战胜大户玩家的机会!为什么?原因稍后会讲!
  • 41、向上即是向善,不断改正错误,追求道义;向下即是不知改过,不知修身养性,日见其颓废。
  • 42、跟着勇哥学《论语》007——花香蝶自来
  • 43、跟着勇哥学《论语》003——请远离花言巧语的人
  • 44、一般认为,周是象形字,但构形不明(《字源》)。有学者认为字像方格纵横、刻画文采之形,为“彫”(雕刻的雕)之初文;有的学者认为像界划分明之农田,其中小点像禾稼之形。但许慎都不认可,所以《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密也。”就是周匝、周密。但似乎都不具备说服力。甲骨文中的“周”,有三个用法,用为方国名,即周国;姬周(与前一义并不同);妇周,人名。

  • 45、释义:君子恋念仁义道德,小人恋念田宅乡土;君子恋念法令制度,小人恋念小恩小惠。
  • 46、跟着勇哥学《论语》001——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不快乐还不如不学
  • 47、“这在外交里叫‘君子报仇,量足就行’。”
  • 48、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就会被书上的东西所蒙蔽,容易上当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充满疑惑,是很危险的。”
  • 49、一个为政者要把教化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 50、假如我们奉行圣贤教诲几十年了,命都改不了,下一个念头是什么?
  • 《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经营事业的重要道理!
  • 51、《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经营事业的重要道理!
  • 52、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何让自己的下属信服自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他们做出样子。光靠吼,光靠压,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上所施,下所效”,你怎么做,你的下属就会怎么做。推及到我们的教育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自己必须是一个爱书的人;你想让学生讲究卫生,你就必须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许多时候,不是我们目标不明确,也不是方法不够用,而是我们对别人要求太严格,自己却言行不才导致了“民弗从也”的不利局面。
  • 53、有傲慢心、嫉妒心,就很难学到别人的德行与长处!
  • 54、这也许是蟋蟀世界最著名的反败为胜

  • 55、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以公正之心对待众人,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排斥异己,结党营私。
  • 56、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何让自己的下属信服自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他们做出样子。光靠吼,光靠压,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上所施,下所效”,你怎么做,你的下属就会怎么做。推及到我们的教育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自己必须是一个爱书的人;你想让学生讲究卫生,你就必须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许多时候,不是我们目标不明确,也不是方法不够用,而是我们对别人要求太严格,自己却言行不才导致了“民弗从也”的不利局面。
  • 57、释义:君子恋念仁义道德,小人恋念田宅乡土;君子恋念法令制度,小人恋念小恩小惠。
  • 58、富当振贫,贵当怜贱。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 59、苏东坡有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几乎所有的书籍,本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种解读的东西。其实,我觉得这还不止。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心情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年龄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时间读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所谓“常读常新”,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而那些常读常新的人,无疑也就具备了为人师的基本素养。
  • 60、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