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 1、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是写时序的交替,不仅有日夜的交替,还有新旧年的交替。)
  •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
  • 3、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 4、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
  • 5、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这应是郑板桥开仓济民中的一句。
  • 6、这应是郑板桥开仓济民中的一句。
  • 7、(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8、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 9、对文章人物的分析评价;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语句的作用;对词语的品味;开放性试题
  • 10、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3分)
  • 11、A.①孟子②诸葛亮③欧阳修④“三苏”
  • 12、(答案)(2分)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
  • 13、七《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14、磨:折磨,挫折,磨炼。
  • 15、对文章人物的分析评价;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语句的作用;对词语的品味;开放性试题
  • 16、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 17、(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热情赞美竹子宁折不弯的精神。而竹子的坚强、挺拔、苍劲,又恰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 18、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热情赞美竹子宁折不弯的精神。而竹子的坚强、挺拔、苍劲,又恰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0、(5)杂然而前陈者陈:
  • 21、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 22、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乐亦无穷也B.若夫霪雨霏霏日出而林霏开
  • 23、(1)酒杯(2)遮盖(3)赠送(4)枕、垫或踩、踏
  • 24、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 2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6、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 27、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28、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9、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 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 30、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 31、【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 32、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晚年时曾在一幅《竹石图》中题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33、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 34、(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 35、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 36、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
  • 37、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更酷爱咏竹。他笔下的竹诗意境隽永,蕴含很强的哲理性。我们常常提笔做文时,会想到他的“删繁就简三秋树”;临窗习字时,会想到他说过“不做前人墨奴”;心情郁郁时,会想到“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翻阅他的诗词文章,隔了200多年的时光,体会他的所思、所惑、所感和所悟,竟然还是如此亲切。

  • 38、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文学家。名燮(xiè),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 39、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40、些小吾曹州县吏下面三首都是题在画上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囊橐萧萧两袖寒。《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饼。《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乌纱掷去不为官,而今再种扬州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这是他的诗作,疑是民间疾苦声
  • 41、(解析)本题应结合乙文第二段的内容来分析作答。乙文第二段先提出了“富贵者之乐”和“山林者之乐”两种乐,之后将两种乐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不能两得”,可是李侯却做到了两得,从而突出证明了选文第一段的“李侯可谓贤矣”。
  • 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 42、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 43、(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44、(解析)本题应结合乙文第二段的内容来分析作答。乙文第二段先提出了“富贵者之乐”和“山林者之乐”两种乐,之后将两种乐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不能两得”,可是李侯却做到了两得,从而突出证明了选文第一段的“李侯可谓贤矣”。
  • 45、出自:清代·郑燮《新竹》
  • 46、A.影布石上(发布)B.以其境过清(凄清)
  • 47、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48、熙宁元年③,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禄卿④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⑤,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 49、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 50、(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