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行,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被挤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

  • 1、作者纵情纵笔,感情真挚坦率,巧妙地把叙事、议论、抒情、写景有机结合,处处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文章感情浓烈,语言质朴无华,一种淡远潇洒的田园乐趣跃然纸上。
  • 2、课程专属|孙过庭《书谱》
  • 3、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遑遑,不安的样子。之,往。
  • 5、(出处): 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6、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7、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 8、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最后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表达了他乐乎天命的人生态度。
  • 9、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 10、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 11、北宋苏轼《归去来兮辞》,32x1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12、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13、有时坐着蓬布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 14、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 15、木心:至少,每天要看书

  • 16、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 17、例如,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并无只言片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说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对已往的居官求禄,也只说“不谏”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
  • 18、新年伊始,从进阶医学会议口译开始!
  • 19、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 20、《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 21、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
  • 22、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临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
  • 23、✦涉:涉足。✦趣:兴趣、爱好。
  • 24、✦聊:姑且。✦乘化:顺应自然的变化。✦归尽:至死。✦复奚疑: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 25、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26、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 27、✦已矣乎:算了吧。✦寓形:寄身。✦曷:何。✦委心:随心。✦任去留:任其自然地死、生。
  • 28、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 29、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3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意思: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 31、✦巾车:有帐幕的车。✦棹(zhào):桨,用如动词,划。
  • 32、于(yú)是(shì)怅(chàng)然(rán)慷(kāng)慨(kǎi),深(shēn)愧(kuì)平(píng)生(shēng)之(zhī)志(zhì)。犹(yóu)望(wàng)一(yī)稔(rěn),当(dāng)敛(liǎn)裳(shang)宵(xiāo)逝(shì)。寻(xún)程(chéng)氏(shì)妹(mèi)丧(sàng)于(yú)武(wǔ)昌(chāng),情(qíng)在(zài)骏(jùn)奔(bēn),自(zì)免(miǎn)去(qù)职(zhí)。
  • 3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公元405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 34、公元405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 35、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36、把云和鸟都比做自己,也就是寓意了自己在官场太久厌倦之后回到家中,这应该叫比拟,其实就是比喻加拟人的意思,还用了对偶
  • 37、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 38、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恨:遗憾。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 3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 40、拄着拐棍游玩休息,时常抬起头来向远处观望。
  • 41、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
  • 4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 43、陶渊明(约365-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等。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 44、才子祝枝山的书法,历代俱有佳评,既继承了二王以来帖学的通畅、明快的笔法,又能抒发情性,畅抒胸臆,恣意挥洒,他的书法既有传统精髓,不狂怪姿肆,又有自己的风神气质,讲求风韵。
  • 45、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 46、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 4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
  • 48、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
  • 49、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 50、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 51、创作背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 52、根本原因: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 53、内蒙古电视台文体频道:关山飞翰——乌峰书法作品故乡展附各大媒体相关报道
  • 54、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
  • 55、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