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2023-02-05 07:22:13
6292
- 1、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 2、归去,回去的意思,指归隐田园。来兮,句末语气助词。作者在此用句末语气词加强了语气,表达了强烈唏嘘和感慨。归隐田园未必真的是快乐的,只是官场实在让人厌恶,空有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黑暗的社会、丑恶的官场,不如归去。
-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4、陈寅恪先生在自己的论文《旁证》中表示:“桃花源”的原型其实就是西晋末年时期北方的百姓们生活的“坞堡”。西晋时期,由于各地军阀主义的崛起,导致社会一片动荡,人们也都被迫生活在战争的阴霾下,由于刀枪无眼,所以很多百姓也都无辜死在了乱军中,为了躲避战乱,北方的百姓们才建设了“坞堡”,“坞堡”其实也就跟欧洲地区的城堡差不多,但是地理位置会十分隐秘,百姓们在坞堡中生活虽然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完全是与外界隔绝的。
5、新年伊始,从进阶医学会议口译开始!
- 6、算了吧!在世上还能活多久,为何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 7、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 8、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 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 10、毛笔哥哥写给学员们的一封信
- 1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 12、八表同昏,平陆成江。陶渊明《停云》
- 13、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已卷安劳!陶渊明《归鸟·其四》
- 14、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用之句『富贵非所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表达了勤劳而美好的生活情景。陶渊明不恋官场,独立耕耘,洁身自好,品格高尚。
15、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 16、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停云·其四》
- 17、刘裕还为了更加提高自己在国人中的威信,于公元416年挥军北伐,亲征后秦,并于第二年攻占了长安,后秦告亡。而此时刘裕的“篡晋”野心,也勃发出来了。在刘裕匆忙回京后,便于公元418年的年底,派人缢死了晋安帝,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即晋恭帝司马德文。至此,晋之朝政完全掌握在了刘裕手里,离其“篡晋”仅一步之遥。
- 18、(近义词): 归心似箭、告老还乡
- 19、余:其余,剩余。
- 20、余:其余,剩余。
- 21、《归去来辞》,书写于大德元年029?年)。行书,纸本长卷,长7厘米,宽45厘米。总计48行,每行10字左右。现今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卷前有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并盖有“古鉴阁中铭心绝品”“经协久远期无限”“韵篁馆赏图书“和“秦文钤”等印。该帖为赵孟頫中期作品,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神气充足。
- 22、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 23、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辛弃疾
- 24、✦巾车:有帐幕的车。✦棹(zhào):桨,用如动词,划。
2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理想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压迫剥削、没有掠夺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社会,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是无法实现的.
- 26、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 27、桃花源广场占地6万余平方米,是武陵山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文化广场,在这里,动可舞摆手欢歌,静可觅木叶情韵。
- 28、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 29、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30、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3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32、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 33、避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园种桃者。
- 34、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续写!
35、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 36、(出处): 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37、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 38、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39、本记大致在晋亡宋兴之时所作。其时天下混乱,不复有如桃源境之安逸祥和质朴之地,故先生伤世事倾颓,有此嗟叹,借此幻境消心之块垒,抒己之理想,是有《桃花源记》之作。
- 40、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 41、酉州古城全长3公里,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展示了800年州府的恢弘气势,是土家族民俗、建筑、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 42、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 43、《归去来兮辞图•农人告余以春及》明•马轼。此幅为图卷第六段,诗人通过农人耕种,得知春天到来。画面以左右对称的朴实构图,使诗人观耕和农人劳作的情景相呼应。
- 44、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45、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 46、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无遗。陶渊明《归鸟·其二》
- 47、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 48、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 4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 50、《桃花源记》开端于一个渔夫为了改善生活,希望多打点鱼,为此划船走了很远的水路。正因为此,让渔夫迷路了!
- 51、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