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翳翳以将入: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

  • 1、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陶渊明《命子·其五》
  • 2、后来荆室温浩说,这首词有些意思别人用过了。我想了半天,原来“却怪南山时时在,此刻方成绝调”,早在千年以上就被辛弃疾用过了。我不学辛,但辛对我的影响却是无形的。写毕业论文时,我要写辛词的对仗。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网上根本找不到辛弃疾词完整的电子版,于是我就把六百余首辛词一字一字地输入,并传到了网上。那其中便有: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辛弃疾《水调歌头》)
  • 3、顿时掩卷长叹!并不是只有我这样去理解渊明,因为并不是只有我有过这样的人生感受。
  • 4、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各自的艺术特点:

  •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 6、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9、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 10、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陶渊明《饮酒·其二》
  • 11、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陶渊明《饮酒·其四》
  • 12、作为一个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客,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 13、来源: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 1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15、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 17、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18、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2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21、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陶渊明《饮酒·其二》
  • 22、提及晋末诗人陶渊明,你会想到什么?
  • 23、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陶渊明《停云·其四》
  • 24、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 25、这也许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魏晋时期,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们多数崇尚老庄,因为政治的腐败,官场的黑暗,使得这些有良知的有独立人格知识分子不得不“穷则独善其身。”
  • 26、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陶渊明《时运·其四》
  • 27、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邢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 28、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 2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 3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31、桓玄自恃功高,曾废黜晋安帝而自称为帝,刘裕旋即起兵征讨。其后桓玄兵败伏诛,刘裕趁机独揽朝政,最终假托禅江而代晋建宋。这一系列瞬息万变、波橘云诡的政局变幻,陶渊明非但亲睹,还极有可能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其中。
  •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 32、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 33、在《归去来兮辞》中,他也提到了归隐的原因是“心为形役,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他自述的角度我们看得出来,他没有明说当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总是强调是自己主观的原因而归隐。
  • 34、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 35、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 3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 37、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38、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 39、八表同昏,平陆成江。陶渊明《停云》
  • 40、他对于个人的处境无怨无艾,也无所求:“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同出《孟子丶万章章句上》),即自已被遗弃,也不怨恨;自己贫困,也不忧愁。认为去处行丛都不必认真计较:“援而业之而业。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同上),意即牵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叫他留住就留住,是因为他感到并没有必要离开某个地方。
  • 41、当最朴素最平实的祈盼都无法实现时,种种悔恨、苦闷、失落、迷惘便交织成执拗而强大的力量,可是在直面琐屑庸碌的现实时,又不得不依违彷徨而虚与委蛇,竭力抑制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的委曲求全以至全以至隐苟且,倒确实和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的表现相似。
  • 4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44、说这4个字的是宋朝的施德操,一个在思想史、文学史上根本提不上名字的人。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45、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4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 47、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 4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49、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50、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移居二首》
  • 5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