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翻译(优选90个)

  • 1、
  • 2、周易的系词中说,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 3、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 4、
  • 5、君子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善于团结周围的人。
  • 6、
  • 7、從朱子的‘普遍、阿黨’來闡發,普遍是以普遍性原則來處理事務,阿黨是以特殊性原則來處理事務。可見朱子講‘存天理滅人慾’的影子,儒家的仁明顯是基於差等,推己及人,如此則突顯了天理人慾之間的張力。理與情之間的張力。如此可見忠信義明顯比普遍義靈動

  • 8、《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
  • 9、周、比,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或周或比,可以做为区分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一个标准。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过:商人卖给你东西,不是因为他道德高尚,他只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 10、不堪其忧,是自己品德高尚,做人做事好。
  • 11、
  • 12、小人比的“比”什么意思?“比”同样是甲骨文,象形文字,表达的是两个人,步调一致,比肩而立的意思。和“从”字是一样的字形,但是方向相反而已。《说文解字》中说: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 13、如此来说,当下私人办学的多了去了,大多都算教育家不可?
  • 14、我们注意到,孔子在谈到君子小人时,往往用两个意思有相关性的词。例如此章的比,周,本来都有“联系”的意思。但“周”,是团结。“比”,是勾结。
  • 15、但说实话,好像这样解读就很难说明白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周而不比,比而不周
  • 16、不归按:诗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诹。”毛传:“忠信为周。访问于善为咨。咨事为诹。”郑玄笺:“爰,于也。大夫出使,驰驱而行,见忠信之贤人,则于之访问,求善道也。”
  • 17、关于比卦,还请正平老师解读一下。

  • 18、《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 19、
  • 20、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 21、《论语》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这个解释虽然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如果我们结合了《周易·比卦》来看,情况要复杂一些。
  • 22、如果一边举着“君子”大棒,一边举着“人权”大棒;彼此彼此,没有啥分别的。
  • 23、孔子认为首先是要明白什么是“义”,并克制自己的私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24、第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他反对办学分贫富,尽力帮助贫寒子弟上学。同时,他非常注意师范生的培养,严格选择和物色师资人才,对于好的加以奖励;
  • 25、小人,就是普通人、庶民,对于一个普通人,他关心最多的自然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周,不是普通人要考虑的事。一个小老百姓考虑怎么治理国家,公共利益怎么分配,想多了,也没什么卵用。
  • 26、个人浅见,欢迎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 27、对正义的追求,与对仁爱的追求结合起来,指明了人类社会结合的根本原则,有仁义的地方,就有人人类的团结,有社会的发展。个人认为,孔子提出仁义原则,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应该认为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正義曰:經傳言“小人”有二義。一謂微賤之人,一謂無德之人。此文“小人”,則無德者也。
  • 28、正義曰:經傳言“小人”有二義。一謂微賤之人,一謂無德之人。此文“小人”,則無德者也。
  • 29、除德、位,可否用眼光的長短、心量的疏闊、認知的清濁來衡量一下君子與小人呢?
  • 30、《论语》:道千乘之国
  • 3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 32、无适无莫,就是没有亲疏远近,普遍待人的意思。普遍待人的原则,就是“比”。
  • 33、《集释》引《论语后录》云:“易卦‘比之匪人’,故小人称比。”
  • 34、@任大援 赞同你对君子的追求,要向你学习。也理解你将民营教育家打上引号的本意。当下确实有一些打着教育谋私利赚名誉的所谓民营企业家,比如文博学院的女院长,居然开除有病的员工。这些人自比孔子,哪里算教育家。
  • 35、故仲姓的来源深不可测,但祖谱上说起自黄帝,以致于唐太宗看完诸姓氏祖谱之后感叹地说:“朕观诸谱,仲氏最早,代生圣贤……"
  • 36、
  • 37、《周易程氏传》云:“人相亲比,必有其道;苟非其道,则有悔吝。”所以,无论是“君子周”还是“小人比”,其关键所在,在于是否“周、比之以其道”。

  • 38、君子小人中的小人,也大致有兩義,一是微賤之人,一是無德之人。這一是從地位來說,一是從德行來講。這在今天可以轉化為養其大者為大人,即關心公共事務的人,養其小者為小人,只關心一己之私的人,當然這可以去除道德判斷,但這也明顯有生命境界的不同。
  • 39、赞赏陈嘉庚办学理念,但说他是教育家,不认同。可能,我对教育家要求高吧。
  • 40、孔子对西周思想的一个发展或者贡献,就是突破等级身份,从道德层面上来思考君子和小人。
  • 41、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论语·为政》。现在较为流行的翻译是:“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这样的解释,只是字词的直译,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意思。
  • 42、
  • 43、《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守礼的人只讲忠信不合群,小人合群但不讲忠信。”周:包容、调和。比:勾结。“周而不比”即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比而不周”指几个人亲密勾结,但却并无包容之心。赏析解读:东周礼崩乐坏,各国朝内大部分都官员贵族,都开始盼着君主能改祖制,或想法去更改,而象孔子儒家这些守旧派,自然反对,把这些政见的人视为只为利的奴仆小人。当时守旧派在朝中上下来往,希望改派的大部分人当然不想天天听这些守旧派唱祖制,所以他们并不合群;作为
  • 44、公元前532年,孔子依照母亲的意愿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当时孔子十九岁,经太史推荐在季平子手下作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官吏,有了份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可以考虑婚事了。于是孔子的哥哥伯尼便替他拿了鸡、大雁和小猪、帛锦等聘礼到亓官姑娘家去提亲。亓官儿托伯尼将一块绣有一对金灿灿凤凰的刺绣琴套送于孔子作为爱情的信物。于是便结婚大成。这样看来孔子与亓官儿,既非青梅竹马,也非两小无猜。他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45、
  • 46、不过我个人觉得,这里需要重新认识的是,“周”和“比”这两个词,感情色彩上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两者都有“亲”、“密”、“和”的意义。《说文解字》:“周者,密也。”比者,近也,《周易·比卦》彖辞:“比,辅也。”所以从词义上看,我们辨析不出好坏的褒贬色彩来。
  • 47、从现实中说,情况却太不乐观。唐代牛李党争,宋代司马光、王安石的元祐党人之争,明代东林之祸都是礼法时代党争的明确例子,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宋代的党争尤其特别:双方都是我们熟悉的人,文名鼎鼎,都是天才级的聪明人,也都是自认为是“铁肩担道义”的人。苏轼就在中间,被扬来簸去,颠沛至死。我们总结党争肇因,唐代出身是一个重要因素,宋代政见不同是个重要因素。明代呢,东林党的领袖顾宪成为我们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史料:

  • 48、今年江苏卷名句默写,课外名句考查的一句就来自《论语》,就是“三山语文”4月22日推送的文章,这是考试当天,一位读者朋友和我的聊天记录。
  • 4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翻译】礼记仲尼燕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徧也。”孔颖达疏:“周流,谓周旋流转,言我使女等恒以礼周旋流转,无不遍于天下。”则周有流转无穷义。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 50、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 51、
  • 52、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 53、其君子忠信、待人一样而不结党分派;小人结党分派、不忠不信、待人不一样。
  • 54、
  • 55、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 56、
  • 57、①周:团结多数人。比:勾结。

  • 58、《论语》:君子不器
  • 59、但是出现了“口”字后,“周”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表示田地里的庄稼茂密,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周密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的:“周,密也。从用、口。”
  • 60、其实在论语之中就保留了一段对“君子不党”的争论:
  • 61、帮我买一本明版《论语》,该有多好啊!但是,这类郁闷,就动摇了我学习孔子的坚定性,久而久之,也可能使我这个身份性的小人真的变成道德上的小人,去当“民营教育家”了。
  • 62、为什么孔子的话很难懂?孔子生在春秋时代,公元前551年,两千五百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事情,尤其改变了我们说话的方式。在今天能够读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他老人家说的话,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更奇妙的是,古人说话都这么言简意赅吗?
  • 63、《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 64、此章之义,与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相近,可参彼注。
  • 65、
  • 66、纸张是蔡伦发明的,蔡伦生于东汉,公元88年,距离孔夫子的春秋时代有六百多年。毛笔是秦国的大将蒙恬发明的,蒙恬是秦国人,生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9年,距离孔夫子的春秋时代,还是差了三百多年。
  • 67、在《论语·述而篇》孔子说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倡导的是仁义,是安贫乐道,只有君子才能合乎这样的道德标准。

  • 68、古人到底如何进行口语交流?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所有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都比我们今天使用的白话文更加简略得多。
  • 69、民营教育家可未必是道德上的小人。民国时期的陈嘉庚、张謇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呢。虽然我不愿意用“君子”这个词。
  • 70、大学校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都应该是教育家。民营大学,也有很多教育家。
  • 71、没受过教育的是“野人”好像。
  • 看来大家对什么是教育家这个概念不太一致。我本人认为,百度的说法大概是大众心目中的概念吧。我赞同百度上这个看法。我反而现在的大学校长,很多人啥都不是。
  • 72、看来大家对什么是教育家这个概念不太一致。我本人认为,百度的说法大概是大众心目中的概念吧。我赞同百度上这个看法。我反而现在的大学校长,很多人啥都不是。
  • 73、孔子教人,第一价值是“仁”,仁者爱人。但如何去爱,爱哪些人?这个具体的方式要靠“义”来限定,即君子要依道义来公平、普遍地爱人。论语中还有不少章节对这层意思是表述的更明白的:
  • 74、《论语》:吾与回言终日
  • 75、《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76、陶行知叶圣陶张志公等等
  • 77、中英对照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78、o正義曰:經傳言“小人”有二義。一謂微賤之人,一謂無德之人。此文“小人”,則無德者也。夫子惡似是而非,故於周比、和同、泰驕、及巧言、令色、足恭、鄉原,皆必辨之,所以正人心。而心知人之術,官人之方,皆必辨乎此矣。
  • 79、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教育家呢
  • 80、孔子把“周”用来形容君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为——君子平等地对待任何人,不偏不倚,不远不近,不亲不疏。儒家思想中,倡导“中庸之道”,君子就像是一个圆圈的圆心一样,他们对待人没有任何的偏袒,处理人际关系,四平八稳,和所有人都保持相同的距离。
  • 81、
  • 82、在西周,小人,主要指“微贱之人”,孔子在历史上的一个贡献,就是强调从德行的意义上来理解君子和小人。开拓了新的思路。
  • 83、有点像基督教讲的,凡是人,祂都爱。神爱世人,这种感觉。就是既爱义人,也爱罪人。也像我们佛家讲的无缘大慈,对所有的众生都是慈悲的,就这种心,这叫周。周遍,就像阳光一样,像雨露一样,这是君子。
  • 84、这些事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
  • 85、从百度上查的。原来我也研究过这个人。
  • 86、把本节译成白话,有两种不同的版本。
  • 87、

  • 88、君子明顯是突破了認知侷限、突破了一己之私來處理公共事物的人。
  • 89、
  • 90、現在又到了打破「學在官府」的時代了,「論語匯」主講的各位「官學」老師都是這一浪潮「助力君」,幾位助講的社會教育家可能是其「主力軍」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