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幽草满庭除,生意绵绵接太虚。独坐空斋无一事,呼童三径乐教锄。——宋·蔡格《山居十三首》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唐·杜审言《旅寓安南》

  • 1、婀娜花姿谁不夸,生来足迹满天涯。老天许尔三分色,梦枕清风披紫纱。
  • 2、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 3、峡谷兰花淡淡香,青丛绿叶细丝长。青山处处风光好,雀鸟啾啾树上扬。
  • 4、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本首诗中竹子同样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
  • 5、叶似剑锋花似蝶,五彩斑斓秀春色。千古深居幽山中,只待暗香诱人悦。
  • (2)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 6、(2)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
  • 7、我们先看哪些关键词能说明云这种事物的特点:千形万象,空,悠悠
  • 8、煌煌金兰室,历历玉版文。伏羲之所为,传逮轩辕君。妙测天人际,岂徒针药云。予实有左癖,此岂非三坟。
  • 9、翠草丛中紫蝶扬,临风饮露璨珠妆。坦然大隐深山里,炼就一身正气香。
  • 10、译文:迎着八面来风张开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鸣叫飞翔的鹤。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 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12、(唐)王维《山居秋暝》
  • 13、煌煌金兰室,历历玉版文。伏羲之所为,传逮轩辕君。妙测天人际,岂徒针药云。予实有左癖,此岂非三坟。
  • 14、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①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 15、叶似剑锋花似蝶,五彩斑斓秀春色。千古深居幽山中,只待暗香诱人悦。
  • 16、(答案)不完全一样。(1分)虽两者遭遇困境、甘受考验,但《石灰吟》通过对石灰的赞美,着重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关键答对《石灰吟》所言之“志”,给3分以上)
  • 17、狂风摧吹腰不弯,
  • 18、霜凌不减奕风华,翠墨长青绿玉瑕。养在庭中端细品,叶盈胜过远观花。
  • 19、串时间线,画精神轴,促成主动传承。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谦死了,精魂永存。同学们,古往今来,清白一直是一个绝美的文化符号、一种至美的人格境界!古往今来,于谦们一直生生不息!学生借课件读一组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托物言志诗,既包含开课时读过的托物言志诗,如《墨梅》,也包含本单元的《竹石》以及陈毅元帅的《青松》诗作。
  • 20、翠草丛中紫蝶扬,临风饮露璨珠妆。坦然大隐深山里,炼就一身正气香。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本首诗中竹子同样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
  • 21、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本首诗中竹子同样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
  • 22、翠草丛中紫蝶扬,临风饮露璨珠妆。坦然大隐深山里,炼就一身正气香。
  • 23、(唐)王维《山居秋暝》
  • 24、婀娜花姿谁不夸,生来足迹满天涯。老天许尔三分色,梦枕清风披紫纱。
  • 25、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 26、译文:迎着八面来风张开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鸣叫飞翔的鹤。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 27、(设计意图)感受物象,是领悟托物言志之妙的前提,物象越清晰,志向与行为就越易与之水乳相融,言意同构共生才有坚实的根基。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渐入佳境,是把工具与人文融合而教的有效策略。通过想象,当诗句变成具体灵动的情境,诗歌内蕴之美与诵读的音律之美必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29、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30、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 31、深谷幽居一草根,盈怀淑气守清魂。甘摇绿叶随风老,厌媚高枝浥露新。落落芳仪叠画卷,亭亭玉质总精神。赢得美誉真君子,名与竹梅谁不尊。
  • 32、一干一花山谷语,今兰不是古时兰。重阳菊料千丝紫,隆准曾孙却解看。
  • 3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34、赏析:这首律诗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如“轻缣素练”(张说评张九龄语)一般。它名为咏物,实乃抒怀,既写燕,又写人,句句不离燕子,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作者的艺术匠心,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
  • 35、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 36、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 37、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 38、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 39、岚壑深山是故乡,移来仙草向书窗。漫吟清韵三分醉,散落瑶笺一片香。花放极时态高雅,情于真处梦疏狂。把玩在手脱俗气,缕缕新风袖里藏。
  • 4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41、深谷幽居一草根,盈怀淑气守清魂。甘摇绿叶随风老,厌媚高枝浥露新。落落芳仪叠画卷,亭亭玉质总精神。赢得美誉真君子,名与竹梅谁不尊。
  • 42、我们先看哪些关键词能说明云这种事物的特点:千形万象,空,悠悠
  • 4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 44、碧玉雕成细叶长,风姿婀娜隐隐香。不为邀宠媚颜色。但慰春晖自芬芳。
  • 45、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 46、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 47、兰草三秋溢淡香,流风泣露巧凌霜。亭然浩气真君子,不竞繁华独自扬。
  • 48、土净烟空点欲无,一花一叶惹秋芜。水晶宫里王孙画,憔悴何曾似左徒。
  • 49、赏析: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 50、咬定青山不放松,

    大似斯文不遇时,无人采佩世无知。援琴与鼓猗兰操,五百年间一退之。
  • 51、大似斯文不遇时,无人采佩世无知。援琴与鼓猗兰操,五百年间一退之。
  • 52、千磨万击还坚劲,
  • 5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54、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 55、岚壑深山是故乡,移来仙草向书窗。漫吟清韵三分醉,散落瑶笺一片香。花放极时态高雅,情于真处梦疏狂。把玩在手脱俗气,缕缕新风袖里藏。
  • 56、如果我是一条鱼,我更喜欢我躺在沙漠里
  • 57、土净烟空点欲无,一花一叶惹秋芜。水晶宫里王孙画,憔悴何曾似左徒。
  • 58、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梦想、志向或理想的寄托者.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清晰、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 59、统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 60、物人比照,读出志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