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2023-04-27 10:12:59
3910
- 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 2、王阳明名言九:“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3、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4、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5、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 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 7、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杯具。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 8、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 9、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 10、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11、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 12、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 13、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4、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 15、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
- 16、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 17、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 18、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 19、君子小人之分,只是能诚意与不能诚意。
- 2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 21、动亦定,静亦定。
- 22、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 23、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2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2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 26、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我的内心去辨别。
- 27、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 28、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29、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 3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 31、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32、【王阳明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阳明先生一代圣人!
- 33、圣人必可学而至。
34、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 35、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 3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 37、坐中静,于乱世中求从容,方破焦虑之贼。
- 3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 3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40、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41、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 42、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 43、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4、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 45、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我的内心去辨别。
- 46、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我去走去犯错,最终创造一条属于自我的路。
- 47、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 48、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 4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50、清代文学家沈复有言:“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被欲望所裹挟,有人在欲望中迷失自己,堕入深渊,也有人在欲望中披荆斩棘,寻求光亮。“一身报国有万死,两鬓向人无再青”。“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不染俗世纷华,以身许国报宏谋,为我国氢弹研究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何尝不向往青春的自由多姿,他何曾不留恋妻子儿女在臂弯的温度,他何曾不歆羡荣誉之下闪耀的光环?然而这些,在他爱国的热忱面前都黯然失色。再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邓稼先,物理界巨擘杨振
- 5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
- 52、此心之良知,昭然不昧,万古一日。
- 53、古人之学,切实为己。不徒事于讲说。
5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 55、哲学家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诚哉斯言。我们身处世俗浊流,心灵之河也难免受到污染。在追寻理想的路上,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我们的心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