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1、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 2、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 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6、尽信书,不如无书。
  •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8、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1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 1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1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1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1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15、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1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18、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19、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20、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21、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 2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23、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 24、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6、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 2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28、有教无类。
  • 2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3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31、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3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3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 3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36、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 3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3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 3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4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4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4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44、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 4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 4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 4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 4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4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 50、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5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