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023-04-13 04:00:11
4939
-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 4、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5、王守仁(1472年10月-1529年1月),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 6、和10万+创业者一起洞察事业和生命的真谛▼
- 7、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 8、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9、抖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10、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11、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 12、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 1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14、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5、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1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17、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 18、“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9、【王阳明名言】于得舍中超脱自我,破欲望之贼。
-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21、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 22、动亦定,静亦定。
- 23、知行合一。
- 2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25、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 26、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 27、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28、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29、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30、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能够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梦想。
- 31、【王阳明名言】于得舍中超脱自我,破欲望之贼。
- 3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33、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 34、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3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 36、“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 37、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 38、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39、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40、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王阳明
- 41、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 42、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43、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 44、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
- 45、知善知恶是良知。
- 46、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 47、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 4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
4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50、王阳明又说:“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三贼皆破,则万事可成。”
- 5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 5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明白知天王阳明
- 53、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 5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5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 56、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 57、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 58、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