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 1、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 2、王阳明名言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3、常快活便是功夫。
  • 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 5、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样做?圣人会怎样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景下,如此问自我。王阳明《王阳明》
  •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 6、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 7、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 8、“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 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 10、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王阳明
  • 11、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 12、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 13、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
  • 14、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传习录》
  • 1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16、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 1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18、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 19、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20、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21、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2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2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2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2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26、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 27、动亦定,静亦定。
  • 2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29、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 30、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 3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 3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 3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 3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 35、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倍。
  • 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36、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37、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 38、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 39、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 40、“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 41、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 42、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 43、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4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45、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 46、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 47、圣人必可学而至。
  • 4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49、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 50、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5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5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 53、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54、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 55、其次,我们来审写作任务。任务规定了“为追求理想的你带来哪些启示”,考生必须根据王阳明的话为,围绕“追逐理想”展开写作。体现自我的思考,如何“破心中贼”,实现理想。
  • 56、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57、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 58、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泛海》

  • 5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