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闲话宫中事,有裨后世闻

  • 1、人言不如自悔之真。
  • 2、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 3、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 4、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 5、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 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 6、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 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 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 9、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 10、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 11、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 12、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13、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 14、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 15、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 16、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 17、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 18、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 1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清代文学家沈复有言:“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被欲望所裹挟,有人在欲望中迷失自己,堕入深渊,也有人在欲望中披荆斩棘,寻求光亮。“一身报国有万死,两鬓向人无再青”。“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不染俗世纷华,以身许国报宏谋,为我国氢弹研究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何尝不向往青春的自由多姿,他何曾不留恋妻子儿女在臂弯的温度,他何曾不歆羡荣誉之下闪耀的光环?然而这些,在他爱国的热忱面前都黯然失色。再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邓稼先,物理界巨擘杨振
  • 20、清代文学家沈复有言:“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被欲望所裹挟,有人在欲望中迷失自己,堕入深渊,也有人在欲望中披荆斩棘,寻求光亮。“一身报国有万死,两鬓向人无再青”。“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不染俗世纷华,以身许国报宏谋,为我国氢弹研究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何尝不向往青春的自由多姿,他何曾不留恋妻子儿女在臂弯的温度,他何曾不歆羡荣誉之下闪耀的光环?然而这些,在他爱国的热忱面前都黯然失色。再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邓稼先,物理界巨擘杨振
  • 2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 2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23、出自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理学的范畴,他们都坚持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只是程朱理学认为天理独立于人体之外,若想找寻天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故程朱理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必须通过反省自身,摒除欲望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悟,故属哲学派别中的主观唯心主义。
  • 24、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能够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梦想。
  • 25、“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 2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2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2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 29、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 30、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 3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32、一个真实的自我能够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我。如欲改变自我,首先磨炼内心。

  • 33、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 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 34、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 35、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 36、【王阳明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阳明先生一代圣人!
  • 37、常快活便是功夫。
  • 38、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 39、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 40、时习之要,只是谨独。
  • 41、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 42、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传习录》

  • 43、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 44、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必须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 4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46、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传习录》
  • 4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常快活便是功夫。
  • 48、常快活便是功夫。
  • 49、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能够为致知也。
  • 50、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 51、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 52、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 53、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这朵花和你都处于寂静无人知的状态;当你来看这朵花时,此刻这朵花的明媚就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 54、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 55、山有峰顶,海有彼岸。在这“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时代,我们更应破心中三贼,实现人生理想。当我们破除焦虑,摒弃欲望,斩断犹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繁忙于晨兴,藏月于归途,更有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未来。
  • 56、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 5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相关内容